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
半夜火龙蟠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
光摇滟滪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
文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塔灯的壮观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塔灯的赞美之情。

首句“擎天一柱碍云低”,形象地描述了塔灯高耸入云,如同一根直插云霄的柱子,使得周围的云朵都显得低下。这里的“擎天”和“碍云低”都是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塔灯的高度和雄伟。

“破暗功同日月齐”,则进一步强调了塔灯的光芒能够驱散黑暗,与太阳和月亮一样明亮。这里的“破暗功”指的是塔灯的照明功能,而“日月齐”则意味着塔灯的光亮度足以与日月相媲美。

第三句“半夜火龙蟠地轴”,描绘了在深夜时分,塔灯发出的光芒如同一条火龙般盘旋在地上,为大地带来光明。这里用“火龙”来形容塔灯的光芒,既形象又生动。

第四句“八方星象下天梯”,则进一步扩展了塔灯的影响范围,不仅照亮了大地,还如同一座通往天空的天梯,连接着八方的星辰。这里的“星象”指代的是天空中的星星,而“天梯”则形容了塔灯与星辰之间的联系。

最后两句“光摇滟滪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则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塔灯的光芒如何影响四周的环境。其中,“光摇滟滪”形象地描述了塔灯光芒在水中摇曳的景象;“珠蚌”则指代水中的珍珠,暗示了塔灯光芒的美丽;而“影落沧溟”则描绘了塔灯影子在海面上投射的情景,仿佛是一只巨大的水犀兽在水中游泳。这些描述都充满了想象力和画面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塔灯的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塔灯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象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伟大创造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