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燕南八景的诗,通过对芦沟、月夜、蓟门等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与译文: 1. 芦沟清绝霜晨住。 - 芦沟河在霜雪初降时显得格外清澈,仿佛是一处宁静的世外桃源。 2. 步落月问倚阑父。 - 夜色中,我独自一人漫步于芦沟河畔,倚着栏杆凝望远方。 3. 蓟门东直下金台,仰看楼台飞雨。 - 从蓟门向东直行,可以俯瞰到高耸入云的金台山
鹦鹉曲 溪山小景 长绳短系虚名住。 倾浊酒劝邻父,草亭前矮树当门,画出轻烟疏雨。 看燕南陌上红尘,马耳北风吹去。 一年年月夜花朝,自占取溪山好处。 注释:长绳短系:用长绳拴系,比喻束缚人的思想,使人安于现状。虚名:虚假的名声。燕南陌:指京城长安。马耳北风:指胡人的骑兵从北方吹来。月日:指每月初一十五。 译文:长绳拴住了我,束缚我的思想,让我安于现状不去追求更高的境界。我举杯向邻父敬酒
这首诗描述了吕望(太公)的一生。吕望,字子牙,是姜尚,又称太公望、吕望、吕望、吕望、吕望、吕望、吕望、吕望、吕望,号伯夷。他是商朝开国元勋,也是西周开国功臣之一,被尊为“太师”。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太公望被称为“太公望吕望”,后来简称为“太公望”。 非熊无梦淹留住。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梦想的人就会停滞不前。 吕望八十钓鱼父。意思是:八十岁的时候,他仍然像钓鱼一样悠闲自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鹦鹉曲 野客 -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作为野客在春天归途中的感慨。"鹦鹉曲"可能是指一种曲调或风格,而“野客”则描绘了诗人作为游子的状态。 2. 春归不恋风光住 -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但并不想停留在美丽的风景中。这里的“风光”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而“住”则表示停留或居住。 3. 向老拙问讯槎父 - “老拙”是诗人自谦的说法,而“槎父”则可能是对一位老者的称呼
鹦鹉曲 燕南百五 东风留得轻寒住。 百五闹蝶母蜂父。 好花枝半出墙头,几点清明微雨。 绣弯弯湿透罗鞋,绮陌踏青回去。 约明朝后日重来,靠浅紫深红暖处。 【注释】 百五:农历三月十五日,也指清明节。 绣:指刺绣的鞋子。 绮陌:指美丽的小路。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象。首句说,东风把轻寒留在了春天,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次句写春天里,蝴蝶、蜜蜂忙着采花粉,十分热闹。三、四两句写
译文: 江湖的艰难比不上山林的自在。种果树的人胜过划船人。看春天的花又看秋天的花,不管风雨多么猛烈。即使人间白浪滔天,我仍会沉醉地高歌酣眠。到了江中流,手忙脚乱时,便靠柴扉深处。 注释: 1. 种果父胜刺船父:比喻一个人在种植果树上比划船更有技巧。 2. 看春花又看秋花:比喻一个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3. 颠风狂雨:指狂风暴雨。 4. 白浪滔天:形容波浪汹涌,非常壮观。
黄阁清风 箕尾传说商岩住。 空桑子伊尹无父。 汉萧何昂宿分英,李靖唐时行雨。 出山来济了苍生,却卷白云闲去。 注释:箕、尾:星名。古代传说中箕星为风星,尾星为雨星。商岩:人名。空桑子:《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成也已。”后用以指代隐居不仕的人。伊尹(Yī Yǐ):商初大臣,名伊挚。曾辅助汤伐桀,灭夏。无父:指没有父系血统,是说非出于父系的后裔。萧何:人名,西汉初期的政治家。李靖
鹦鹉曲 愚翁放浪 东家西舍随缘住。是个忒老实愚父。 赏花时暖薄寒轻,彻夜无风无雨。 占长红小白园亭,烂醉不教人去。 笑长安利锁名缰,定没个身心稳处。 注释:东家西舍:指东家的房屋和西舍的房屋,泛指邻里的房屋。随缘住:随意居住。是个忒老实:太老实了。愚父:愚昧的父亲。赏花:赏花时节,即春天。暖薄寒轻:春暖花开,气温适中。彻夜:整夜。无风无雨:没有风雨。占:占有,占据。长红小白:这里指牡丹
年光流水何曾住。 早忘却姓吕岩父。 记蓬莱阆苑相逢,一别风流如雨。 算人间碧海桑田,只似燕鸿来去。 岳阳楼剑气凌云,度老树神仙此处。 译文: 时光流逝,仿佛流水从未停歇,早已忘记了曾经姓吕的那位钓鱼人。记得我们曾在蓬莱、阆苑相遇,那时的离别如同风雨般凄美。现在想来,人间的沧海桑田变化,就像那燕子一样往来穿梭。在岳阳楼上,我能感受到那凌厉的剑气直冲云霄,仿佛能穿越到仙人居住的老树之处。 赏析:
鹦鹉曲 都门感旧 都门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发伧父。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却天街酥雨。晓钟残红被留温,又逐马蹄声去。恨无题亭影楼心,画不就愁城惨处。 【译文】 都城的春花秋月在岁月中蹉跎而过,我恰如一个头发花白的伧父。 在小酒店里,我醉酒醒来,漫步在长廊下。却忘了春天的细雨。 晨钟的声音仿佛还留在耳边,我却随着马蹄声匆匆离去。 只恨我没有题诗立碑,以纪念那伤心的往事。 【注释】 杜鹃曲:乐府名。 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