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原名王献芝,明代诗人
王献芝是明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寺》流传至今。
字子敬,是明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生于344年,卒于386年,祖籍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王献芝在书法、文学及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深受后世赞誉。
子敬,原名王献芝,明代诗人
王献芝是明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寺》流传至今。
字子敬,是明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生于344年,卒于386年,祖籍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王献芝在书法、文学及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深受后世赞誉。
□□寺 寻幽入仙源,遥闻钟声起。 到门蟠古松,龙鳞半身死。 对佛插高峰,寒翠妙空里。 是时秋已深,黄叶满流水。 老衲笑相迎,焚香问禅旨。 注释: - □□:这是一座寺庙的名字,可能是位于山间或山谷中的一座古寺。 - 寻幽入仙源:形容寻找一处幽静的地方,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 遥闻钟声起:远远地听到寺庙中传来的钟声。 - 到门蟠古松,龙鳞半身死:走到寺庙门前,看到一棵古老的松树
王献芝是明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寺》流传至今。 字子敬,是明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生于344年,卒于386年,祖籍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王献芝在书法、文学及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深受后世赞誉
丁奉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代官员和文学家。丁奉字献之,号南湖,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生平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丁奉生于1480年,卒于1542年。 丁奉幼年丧父,生活困苦,但他发奋学习,尤其对古诗文有浓厚的兴趣。在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随后被授为南京吏部主事,后晋郎中。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在苏母丧期间,丁奉恳切请求以原官职退休。由于太宰陆完的手书促其赴任
王惟允,字俊民,号确轩,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的时代,但在他的诗作中,却能体会到一种超越时代的宁静和对美好自然景观的热爱。以下是对王惟允的简介: 1.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与教育背景:王惟允生于明洪武初年,字俊民,号确轩,无锡人。他的早年生活并不富裕。洪武初年,他凭借明经举试被任为本邑训导,后晋升到镇江通判。 - 官场生涯:在担任本邑训导和镇江通判期间
王人鉴,字德操,是明朝苏州府长洲人。 王人鉴的一生可以用“清苦”来概括,他少学于居节,生活在一个有着古佛堂、古桧树和幽花小草的环境中。这种生活经历可能对他后来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人鉴能够诗,有《知希斋集》。他的诗集收录了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如《冬日闲居和居士贞丈韵》和《湖州道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