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
【注释】尤少卿、宗旸:皆张翰的朋友。计亦疏:计画疏于远大。清江:长江支流,在江西境内,今改称赣江。鳇鱼(hùn yú):鲟属鱼类,体侧扁,头大而宽,吻长而突出。玉鲈:鲈鱼的别名。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罢官归乡后,寄给朋友尤宗旸(字少卿)的一首七绝。诗中表现了诗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勉励之意。 首句“张翰归时计亦疏”,以史事为引
诗句释义: 1. "白日坠西山,明朝出东海":太阳在西方落下,东方的太阳又升起。这里通过日落和日出,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2. "天地无终期,万物岂能待":天地之间没有永恒的期限,万物不可能等待。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感慨。 3. "繁花重露零,高岸深谷汇":鲜花在露水中凋零,高高的山崖和深深的山谷汇聚在一起。这句话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4. "昨见朱颜酡
【注释】 尚湖:即太湖的别称。 闲似我:形容云彩悠闲自得,像作者一样。 对溪:指面对溪流。 秃:指光秃。 碧筠(qin):绿色的竹竿。黄树:黄色的树。 白藕:白色的莲藕。红菱:红色的菱角。 午市:正午市场。归农:回家务农。负担:担子。 夜邻:夜晚邻居。返棹:返回船头。呼灯:叫唤灯光。 钓弋(yi):钓鱼和射箭。当此境:面对这种境界。靡(mǐ)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 【译文】
尚湖即事 细草香时蝶舞,平波动处鱼跳。 渡客行僧日暮,归云去鸟天遥。 映水明霞似火,乘风急浪如潮。 游泳须臾百里,扁舟短剑长箫。 注释: 1. 细草香时蝶舞:春天的细草散发着香气,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2. 平波动处鱼跳:水面平静如镜,鱼儿在水中跳跃。 3. 渡客行僧日暮:渡船乘客和行走的和尚都到了日落时分。 4. 归云去鸟天遥:归巢的云彩和飞翔的鸟儿消失在遥远的天空之中。 5. 映水明霞似火
【解析】 “萧萧”,形容芦苇的声音,也形容风声。 【答案】 译文:轻风吹过芦苇,烟雨笼罩南边的小洲,小船冒寒冒着冷雨,孤帆被雨水浸湿,一路吟唱着《楚辞》。我闲居无事,像天随子一样悠然自得,五湖一带的秋天,只有渡口的老渔翁和沙嘴边的鸥鸟与我相知。 注释:华湖:指西湖。芦苇萧萧奏轻,烟雨隔南洲。小航冒冷,孤帆披湿,一路吟讴。 赏析:词中描绘了一幅清幽静美的西湖秋景图,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心情
张翰归时计亦疏,秋风寂寞始登涂。 不思五月清江上,已有鳇鱼胜玉鲈。
细草香时蝶舞,平波动处鱼跳。 渡客行僧日暮,归云去鸟天遥。 映水明霞似火,乘风急浪如潮。 游泳须臾百里,扁舟短剑长箫
芦苇萧萧奏轻,烟雨隔南洲。小航冒冷,孤帆披湿,一路吟讴。 闲人俨似天随子,幽兴五湖秋。相知只在,渡头渔叟,沙嘴眠鸥
丁奉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代官员和文学家。丁奉字献之,号南湖,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生平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丁奉生于1480年,卒于1542年。 丁奉幼年丧父,生活困苦,但他发奋学习,尤其对古诗文有浓厚的兴趣。在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随后被授为南京吏部主事,后晋郎中。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在苏母丧期间,丁奉恳切请求以原官职退休。由于太宰陆完的手书促其赴任
丁奉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代官员和文学家。丁奉字献之,号南湖,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生平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丁奉生于1480年,卒于1542年。 丁奉幼年丧父,生活困苦,但他发奋学习,尤其对古诗文有浓厚的兴趣。在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随后被授为南京吏部主事,后晋郎中。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在苏母丧期间,丁奉恳切请求以原官职退休。由于太宰陆完的手书促其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