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东濮州人,字孔阳。
成化五年进士。
授宜阳知县,升监察御史。
喜谈兵。
弘治六年,边境告警,改都察院照磨,往参大同军事。
迁郧阳同知,以非所愿,上书言之,为当道所恶,遂归。
年八十余卒。
有《经世通略》、《平戎兵式》。
生卒年:?-?
明山东濮州人,字孔阳。
成化五年进士。
授宜阳知县,升监察御史。
喜谈兵。
弘治六年,边境告警,改都察院照磨,往参大同军事。
迁郧阳同知,以非所愿,上书言之,为当道所恶,遂归。
年八十余卒。
有《经世通略》、《平戎兵式》。
生卒年:?-?
金陵赠别诗送彦晦先生南归潮长寒江日射沙,每因分别惜韶华。 半生薄宦缁尘老,故国惊心白雁斜。 共据槁梧听夜雨,莫辞春酤醉流霞。 明朝拟向天南去,笑指仙舟碧海涯。 注释: - 潮长寒江日射沙:描述了潮水涨高,阳光直射沙滩的景象。 - 每因分别惜韶华:每次分别都感叹时光的流逝,青春易逝。 - 半生薄宦缁尘老:经历了许多官场上的挫折和磨难,已经变得疲惫和苍老。 - 故国惊心白雁斜
谒海珠李忠简公祠 行祠筑傍蕊珠宫,砥柱狂澜障海东。 一代才猷光竹帛,千秋文藻陋雕虫。 丹心抗疏孤忠在,黑发还家大隐同。 祀典由来南国重,芳名谁复步长风。 注释:谒见海珠李忠简公的祠堂,祠庙建筑靠近蕊珠宫,象征着李忠简公如同砥柱一样,在汹涌澎湃的海浪中屹立不倒,保护海东。他的才略和成就被记录在竹帛之中,而他的文采却被人轻视。李忠简公忠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面对皇帝的严厉斥责也毫不退缩
明山东濮州人,字孔阳。 成化五年进士。 授宜阳知县,升监察御史。 喜谈兵。 弘治六年,边境告警,改都察院照磨,往参大同军事。 迁郧阳同知,以非所愿,上书言之,为当道所恶,遂归。 年八十余卒。 有《经世通略》、《平戎兵式》。 生卒年:?-
吴誉闻是明代诗人。他以丰富的诗作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感悟,也体现了明代中晚期的社会风貌。 吴誉闻,字紫楼,顺德人,是明代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自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例如,《登匡山》一诗中写道:灵岳标南纪,澄湖澹北流。青莲梵宇豁,白鹿洞门幽。瀑趁星河水,风含谷树秋。三天虹作驭,双阙玉为楼。雁塔云中起,鳌峰象外浮。
何藻,字采侯,号洁卿,是明代的诗人。他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28)考取举人,并在其后的官职生涯中逐步升任至户部广东司郎中和太常寺少卿。何藻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留下了多部作品,其中《普宁宦稿》、《西塘汇刻》、《螽斯集》等是他重要的诗作集。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也反映了他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何藻的生平与创作成就,不仅是明代文人群体的一个缩影
明山东濮州人,字孔阳。 成化五年进士。 授宜阳知县,升监察御史。 喜谈兵。 弘治六年,边境告警,改都察院照磨,往参大同军事。 迁郧阳同知,以非所愿,上书言之,为当道所恶,遂归。 年八十余卒。 有《经世通略》、《平戎兵式》。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