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是明代的诗人。
号静庵,生于明太祖洪武初年的1413年,卒于明朝宣德年间1490年,享年87岁。徐震的生平和诗歌创作都显示了他对文学的深厚兴趣和执着追求。他与西蜀晏铎、海昌苏平等诗人都有过诗文上的交流,并被附在景泰十才子之列。
徐震是明代的诗人。
号静庵,生于明太祖洪武初年的1413年,卒于明朝宣德年间1490年,享年87岁。徐震的生平和诗歌创作都显示了他对文学的深厚兴趣和执着追求。他与西蜀晏铎、海昌苏平等诗人都有过诗文上的交流,并被附在景泰十才子之列。
钱塘怀古 黄沙漠漠起边烽,万里山河落照中。奸佞遽成南渡计,英雄空誓北征功。冬青树老无遗种,瑞石山荒有废宫。此日经行吊陈迹,野花和露泣残红。 注释:钱塘:指杭州。黄沙漠漠起边烽,万里山河落照中。意思是说在沙漠上看到烽火,远处的山河在落日照映下显得格外凄凉。奸佞:指朝中的奸臣。南渡: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与金朝隔江相望,宋高宗赵构逃到江南后,就被称为“南渡”。北征
这首诗描绘了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壮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 阿房宫殿对南山,阁道萦回霄汉间。 这句诗描绘了阿房宫的建筑风格和位置。阿房宫位于南山脚下,与天上的阁道相连通。阁道是一种连接不同建筑或空间的通道,这里暗示了阿房宫的宏伟规模。 伯业终随烽火尽,游魂俄载属车还。 这句诗描述了秦始皇的功业最终因为战火而结束,他的亡魂被载着回到故地。这里的“烽火”指的是战争
陈炅,明代诗人,原名于超,字明良,号朱陵,东莞人。他生于明朝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年),是一位武举人。陈炅的诗作收录于《东莞诗录》中,通过其代表作品,可以看出他的诗风雄浑、豪放,富有爱国情感和壮志未酬的悲怆。 陈炅生活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明思宗崇祯年间,明朝国势日衰,外有后金的威胁,内有党争和农民起义的挑战,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