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奎是明代诗人。
英德人,他的诗作《读易亭》体现了他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在《读易亭》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和谐统一,展现了他对人生、宇宙的宏观理解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胡宗奎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胡宗奎是明代诗人。
英德人,他的诗作《读易亭》体现了他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在《读易亭》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和谐统一,展现了他对人生、宇宙的宏观理解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胡宗奎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南山 层峦南峙景宜人,今古登吟类李绅。 岛上观澜知道体,酒中联句适情真。 鸣弦峰峻星辰近,读易亭幽蓍草新。 忘势贤侯同众乐,熙熙风月葛天民。 注释: 1. 层峦南峙:形容山峦层叠向南挺立,景色宜人。 2. 李绅:唐代诗人,字公垂,号青莲居士,与白居易、元稹并称“元白”。 3. 岛上观澜:指在岛上观赏波澜壮阔的江水。 4. 读易亭:古代读书人常设的亭子,以便于诵读《周易》。 5. 蓍草
读易亭 石公读易不求文,精言于今义薄云。 山谷有君人杰至,竹林无籁鸟声频。 窗前草木阴阳理,窝外云峰卦象纹。 烟锁九原茅塞路,瓣香何处吊英魂。 注释: 1. 石公读易不求文,精言于今义薄云。 - 石公:这里指唐代著名学者、易学家王弼。 - 读易:指研习《易经》。 - 求文:追求文字表达。 - 精言:对《易经》的深入理解和精妙阐述。 - 今义:现代的理解或诠释。 - 薄云:指浅薄。 2.
皇甫冲(1490-1558)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字子俊,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生平和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皇甫冲的诗歌能较多地接触社会现实问题,通过他在《袁抑之黄门防秋师还》中的揭露明朝军队将领的腐败,可以看出其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袁宏道是明代文学家,以其独特的文学见解和创作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以下是对袁宏道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 - 袁宏道生于1568年,卒于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 他少年时期生活富裕,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擅长诗文。在官场上也有所作为,历任多个文职,但晚年选择归隐。
唐献可,字君俞,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江苏常州府武进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少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情与个性。他读书任侠,挥金不问出入,家中饲养女妓,极享园亭歌舞之乐。然而,这样的生活并未给他带来长久的安宁,崇祯初年,唐献可曾诣阙为顺之请谥,但最终未得到朝廷的荫叙,反而家道中落。他虽有大志未能施展,郁郁而终,其诗作也因个人遭遇而带有某种悲剧色彩。在文学创作上,唐献可工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