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峦南峙景宜人,今古登吟类李绅。
岛上观澜知道体,酒中联句适情真。
鸣弦峰峻星辰近,读易亭幽蓍草新。
忘势贤侯同众乐,熙熙风月葛天民。

南山

层峦南峙景宜人,今古登吟类李绅。

岛上观澜知道体,酒中联句适情真。

鸣弦峰峻星辰近,读易亭幽蓍草新。

忘势贤侯同众乐,熙熙风月葛天民。

注释:

  1. 层峦南峙:形容山峦层叠向南挺立,景色宜人。
  2. 李绅:唐代诗人,字公垂,号青莲居士,与白居易、元稹并称“元白”。
  3. 岛上观澜:指在岛上观赏波澜壮阔的江水。
  4. 读易亭:古代读书人常设的亭子,以便于诵读《周易》。
  5. 蓍草:一种用于占卜的植物。
  6. 贤侯:贤德的君主或诸侯。
  7. 熙熙:和煦的样子。
  8. 葛天民:指自然淳朴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游览南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层峦南峙景宜人”,开篇便用“层峦南峙”形象地描绘了南山的雄伟景象,使人仿佛置身其境。接着诗人联想到古人李绅,以此表达自己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颔联“岛上观澜知道体,酒中联句适情真”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岛上观赏澜波的壮阔,以及饮酒作诗时的愉悦心情。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颈联“鸣弦峰峻星辰近,读易亭幽蓍草新”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增强画面感。其中“鸣弦峰峻”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琴弦般悠扬;“星辰近”则让人联想到夜晚的星空,星星点点仿佛触手可及。而“读易亭幽”则是在静谧的环境中,品读《周易》的智慧。这些生动的意象都增强了诗作的艺术魅力。

尾联“忘势贤侯同众乐,熙熙风月葛天民”则是诗人对理想社会的一种向往。他希望贤明的君主能够与人民共享欢乐,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忘势”意味着超越世俗的纷争和利益,追求和谐共处的境界。而“熙熙风月葛天民”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社会景象,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南山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也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思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