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仕女是明代女诗人,她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颇具特色。
桃花仕女生活在明朝时期,具体时间大约是在万历或崇祯年间。她出生并成长在一个文人荟萃的环境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根据记载,徐季恒是一个善于鉴古的学者,他晚年才开始提携这位女儿桃花仕女进入文学界。尽管桃花仕女美慧多艺,但她的性格颇为放荡不羁,曾与武林人邵氏结为夫妻,但由于桃花仕女的失行而被迫离婚。
桃花仕女是明代女诗人,她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颇具特色。
桃花仕女生活在明朝时期,具体时间大约是在万历或崇祯年间。她出生并成长在一个文人荟萃的环境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根据记载,徐季恒是一个善于鉴古的学者,他晚年才开始提携这位女儿桃花仕女进入文学界。尽管桃花仕女美慧多艺,但她的性格颇为放荡不羁,曾与武林人邵氏结为夫妻,但由于桃花仕女的失行而被迫离婚。
诗句如下: ```plaintext 恹恹欹枕卷纱衾, 玉腕斜笼一串金。 梦里自家搔鬓发, 索郎抽落凤凰簪。 ```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属于古代诗歌中的短小精悍之作。诗的每一句都是五个字,这种严格的字数限制使得诗歌的节奏更加明快,便于记忆和吟咏。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梦中的情景。她躺在枕头上,手边放着一串金色的首饰
《咏史八首其二》赏析 家住东吴白石矶,门前流水浣罗衣。朝来系著木兰棹,闲看鸳鸯作对飞。 左思的《咏史八首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历史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家门口流水的景象,以及他看到鸳鸯成双飞翔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家住东吴白石矶”一句,展现了诗人住所的宁静与美丽,白石矶不仅是一座具体的地理位置,还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地。东吴则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诗八首 其三 浔阳南上不通潮,却算游程岁日遥。 明月断魂清霭霭,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解释: - 浔阳:古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因长江流经而得名。 - 不通潮:形容江水流动不畅,潮汐不旺盛。 - 游程:旅行的行程。 - 岁日:一年之中的时间。 -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灵魂仿佛断裂了一样。 - 清霭霭:形容雾气很浓,笼罩着月光,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 玉人:古代对美女的尊称。 -
梳成松髻出帘迟,折得桃花三两枝 梳成松髻出帘迟,折得桃花三两枝。欲插上头还住手,遍从人问可相宜。 注释:用松树枝做的发髻,走出门时显得有些迟缓,折下几枝桃花插在头上。想把头发插起但停下来,反复询问别人这样的发型是否适合自己。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打扮后的情景,她用松树枝做成的发髻,走出门时显得有些迟缓,折下几枝桃花插在头上。然后把头发插起来,却又停下
芙容肌肉绿云鬟,几许幽情欲语难。 闻说春来倍惆怅,莫教长袖倚阑干。 注释:芙容:女子的容貌;肌肉:肌肤。绿云:形容女子的头发黑亮如云,也形容头发浓密。几许:多少,指多少幽怨之情。阑干:栏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相思之情的闺怨诗。首句写女子的容颜美丽,肌肤白皙,发丝如云,但内心有太多难以言说的幽怨。第二、三两句写听到春天到来的消息后,更加愁苦惆怅,不能像往常一样倚着栏杆长叹。全诗语言优美
注释: 1. 西湖荷叶绿盈盈,露重风多荡漾轻。 2. 倒折荷枝绿不断,露珠易散似郎情。 译文: 1. 西湖的荷叶绿油油的,露水重,风大,叶子轻轻摆动。 2. 荷叶倒折下来,绿叶不断,露珠容易散开,如同郎君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夏日的景象,通过对荷叶、露水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生机。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珠比作郎君的深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
元代诗人汪元亨,字协贞、号云林、别号临川佚老,是元代一位文学家。 汪元亨出生于饶州(今江西鄱阳),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地区,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他在元至正间出仕浙江省掾,后因厌世情绪极浓而迁居常熟,官至尚书。他的生平虽然不详,但对诗歌的贡献却不容忽视
师讳正受,字虗中,号雷庵。 出苏之常熟邵氏,年十六,肄儒业。 因游邑之慧日寺,与主僧心鉴语,异其敏慧、类若夙习,乃曰:世境虗幻,百年一瞬。 读世书选官,盍若究出世法以选佛邪。 师善其言,毅欲超俗。 坐孤养母,怀不敢發。 居郁郁若有失,母恠而诘之。 具道所以,颇难之,师遂举偈曰:唱彻黄钟宫,吹成大石调。 万古绝知音,驴拣湿处尿。 母知其志不可夺,即赴愬于外祖,祖赞成之。 俾礼鉴薙落登具,游方。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 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 金末以进士贡。 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 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 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 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 」「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 」盖陶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