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宁国府宣城人,字嘉宾,号霍林。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授编修。
为攻击东林党人的“宣昆党”之首。
三十八年,以詹事府庶子充会试同考官,次年进国子监祭酒。
以会试舞弊被劾。
被吏部尚书孙丕扬置察典,褫官归。
有《易经翼注》、《睡庵初集》。
生卒年:1568-?
明宁国府宣城人,字嘉宾,号霍林。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授编修。
为攻击东林党人的“宣昆党”之首。
三十八年,以詹事府庶子充会试同考官,次年进国子监祭酒。
以会试舞弊被劾。
被吏部尚书孙丕扬置察典,褫官归。
有《易经翼注》、《睡庵初集》。
生卒年:1568-?
舟宿 多难栖江上,谋身愧不工。 在艰难困苦中栖身江上,谋划自身感到惭愧。 天河容永夜,野树易高风。 天河容纳着漫长夜晚,野树容易经受高风。 渔板时窥白,萤灯小放红。 渔夫的板船不时窥视着白色的月光,萤火虫点亮了红色的小灯。 一年秋思急,催落布帆中。 一年之中秋天的思念特别迫切,催促着我的布帆下落到了水中。 注释: - 多难栖江上:在困难时期不得不栖息在江边。 - 谋身愧不工:为了生计而感到惭愧。
【注释】 何处:哪里。西方,指南方,这里指南方。美人:美人鱼,传说中的龙女。“西方”句是说她的容貌像极了风雪中的梅花,美丽动人。 意中春:心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摸索:寻找。无缘得:无缘相遇。 忽漫:突然,随意。 野水滨:水边。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江南时所作。诗人在游历江南时,曾见到过一条小溪,溪水碧绿,清澈如玉;溪边有一座小桥,桥上有一座小亭子。他站在桥上,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感叹不已。
【注释】 墨莲花:指梅花。 揽结鸳鸯胜:比喻花枝紧相拥抱,好似鸳鸯成双结对。 玉井房:井形的房屋。 红衣翻不著:红色的花瓣翻卷着也遮不住。 独自有波光:只有它独自在水面上反射出波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墨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全诗以梅花的傲霜斗雪、坚贞高洁喻人,赞美了诗人自己清高孤直的性格。 首句“揽结鸳鸯胜”,写墨梅盛开,花枝紧相拥抱,好似鸳鸯成双结对,这是以比兴的手法
南湖 南湖水面宽广,远处的树木被霜雪覆盖显得朦胧。 水鸟在水中嬉戏着,它们的头显得十分壮观,而船尾的草则长得很长。 傍晚时分,山后的薄雾中隐约透出翠绿之色,初升的月亮挂在天边,发出黄色的光芒。 我漂泊在外,深知你的事情,更加忧愁,思念故乡。 注释: 1. 南湖 - 指作者所在的湖泊,具体位置不详。 2. 湖影阔 - 水面宽广,映出宽阔的景色。 3. 霜树远微茫 - 树木上覆盖着薄薄的霜
寒水泠泠驻碧潭,悠悠香韵鼻端参。 月明缭绕罗浮梦,合向其中置睡庵。 【注释】 泠泠:水声清越貌。 罗浮:山名。 赏析: 《梅泉二首》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组诗作品。此篇为第二首。 此篇以写景起兴。首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梅泉之音,泠泠之声,如同泉水在碧潭中回旋,使人心神宁静,仿佛置身仙境。次句则从嗅觉角度描绘了梅泉之香,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让人陶醉其中。两句一前一后,相互映衬,共同营造了一个幽静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注释: - 冒雨穿山羡未曾:形容黄山的雨雾缭绕、云雾缭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美景的向往和欣赏。 - 息肩无寺寺无僧:形容黄山的自然景色之幽静、宁静,没有寺庙也没有僧人居住,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 宽围白浪身千叶:形容黄山的水流宽广、波澜壮阔
明宁国府宣城人,字嘉宾,号霍林。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授编修。 为攻击东林党人的“宣昆党”之首。 三十八年,以詹事府庶子充会试同考官,次年进国子监祭酒。 以会试舞弊被劾。 被吏部尚书孙丕扬置察典,褫官归。 有《易经翼注》、《睡庵初集》。 生卒年:1568-
黄显是明代的诗人。 字仁叔,号溟南,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官职变动,但最终在乡贤中得到了纪念。黄显的进士及第是在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年),这一年对黄显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不仅成为了明朝的进士之一,还担任了刑部主事、湖广副使等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