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明,原名杨训文,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372
杨训文是明代的诗文家,他的生平经历丰富,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杨训文,字克明,出生于元末时期的四川潼川(今三台县)。元末时期战乱频繁,杨训文选择在淮海书院担任山长一职,以教书育人的方式避难。随着战乱的加剧,他不得不离开书院,转而隐居于江都地区,这一转变标志着他生活的一次重大转折。
杨训文的一生经历了从战乱到政治生涯的转变。吴元年(1364年),朱元璋征召他为起居注官,随后升任左司郎中,并在洪武四年被任命为礼部尚书。然而,在洪武五年,他因改任户部而离开政府职务。尽管离开了政界,杨训文并未放弃文学创作。他在河南参政任上去世,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杨训文的诗歌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例如,他在《寄石仲文》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心:“故人别后复如何,不寄新诗到薜萝。贾谊书成何日上,张衡愁比向时多。”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友人境遇的忧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杨训文不仅是明朝著名的诗文家,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人物。通过对他生平的了解,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明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及诗人群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