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修是明代的诗人,字少己,号粤愚,番禺人,从化籍。他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举人功名,并曾任连江教谕和海州知州等职。
刘克修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如他的《长城自剪宁嚬蹙,臣构初书想厚颜》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
刘克修是明代的诗人,字少己,号粤愚,番禺人,从化籍。他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举人功名,并曾任连江教谕和海州知州等职。
刘克修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如他的《长城自剪宁嚬蹙,臣构初书想厚颜》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
【注释】: 1. 客从远方来:指有人从远方来看望。 2. 遗我绿绮琴:赠送给我一把名贵的玉琴。遗,赠送。绿绮琴,名琴。 3. 拂拭青玉案:轻轻抚摸着青玉制成的琴桌。 4. 因之理素心:用琴声抒发自己的素雅之心。 5. 初作飞龙引:第一次弹起琴曲《飞龙引》。 6. 再弹梁甫吟:又弹起《梁甫吟》这首琴曲。 7. 四座同欢听:周围的人都一起高兴地倾听。 8. 岂无山水音:难道没有优美的山水之声吗? 9
【注释】: 1. 西风:这里指秋天的风。声萧索:声音凄凉悲凉。2. 猛虎:比喻残暴的统治者。咆哮:怒吼。3. 惯从屋里饱鸡豚:意思是说,这些官吏们过去经常在城里鱼肉百姓,饱餐鸡猪等食物。4. 不复山中护藜藿:意思是说,这些官吏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保护农民,让他们种庄稼了。藜藿,一种草。5. 东家犊死血犹腥:意思是说,东家的牛被杀死了,它的血仍然很腥。6. 西家犬尽寂无声:意思是说,西边的狗都死了
【解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在这首诗里,对陈振狂的才华表示了由衷的赞赏和敬佩之情。 其一,“词坛推独步”,这是说词坛上只有陈振狂一人独占鳌头,无与伦比。这里的“独步”一词,用得十分准确。 其二,“当代几人如”,是说当时有几人能像陈振狂这样有才情?这里运用反问语气,突出了陈振狂的才情之高。 其三,“笥有笼鹅帖”,意思是说作者的书房中有一张写着养鹅方法的帖子。这句诗中,“笼鹅”二字,是关键词
谒岳王坟 雄心誓拟净楼兰,谁遣王师一日还。 颈血朝才荣蔓草,蜡书夜已出重关。 长城自剪宁颦蹙,臣构初书想厚颜。 千古怨魂招不得,临风馀泪独班班。 注释: 1. 雄心誓拟净楼兰:指有志于平定楼兰这样的边疆之地。 2. 谁遣王师一日还:是谁派遣的军队一天就能回到这里。 3. 颈血朝才荣蔓草:意思是说,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的血洒在了草丛中,使得草地变得更加茂盛。 4. 蜡书夜已出重关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栖迟薄宦倍愁思 - 栖迟:指隐居或长时间停留。 - 薄宦:指职位不高的官员。 - 倍愁思:比平时更加忧愁。 译文:长期担任低微官职,使得我更加忧虑和思考。 2. 梦草瞻云几岁时 - 梦草:比喻做官时的梦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 瞻云:仰望天空。 - 几岁时:多少年。 译文:多少次仰望天际,期待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现实却让我感到失望。 3. 逐路莺花供杖履 - 逐路
闻雁 水落天空秋气清,夜深闻雁过高城。 蒹葭水国情偏适,霜雪天涯梦独惊。 弄影每怜干陆羽,离群应作断肠声。 天南天北随时度,谁念年年万里行。 注释: 1. 水落天空秋气清,夜深闻雁过高城。 (这句诗描述了秋季的夜晚,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失,只剩下清澈的天空,而远处传来了雁群的叫声。) 2. 蒹葭水国情偏适,霜雪天涯梦独惊。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想象着在寒冷的霜雪中
霜打青草枯,玉貌委泥途。 妾泪空盈掬,君恩只按图。 注释:霜打的草地枯黄,美丽的容颜被埋葬在泥土中。我满怀泪水却无处倾诉,你的恩情只能如同地图一般地执行。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宫廷女子悲惨命运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明妃(即王昭君)被匈奴扣留后的生活,表现了对这位美丽而不幸的女子的深深同情。全诗用“霜凋青草枯”和“玉貌委泥途”两个意象,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明妃生活的艰苦和内心的悲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比如本题的关键词是“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给出的“琼花观”以及注释,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此诗首句“仙子云軿去已赊”,写仙人乘着云车远逝。次句“观名犹记旧琼花”,回忆旧日观中的琼花。第三句“如闻月下传清佩”,想象在月夜听到清佩声。第四句“更想风前斗丽华”,想象在春风里看到美丽的花儿
登浚县文昌阁 杰阁岧峣倚翠微,寒烟衰草正离离。 姬封百里馀清卫,禹迹千年只大伾。 涉世谁分薪者梦,忧天徒切杞人悲。 凭高北望频翘首,何处彤云是禁闱。 注释: 登浚县文昌阁:登上浚县的文昌阁。浚县:即今河南省浚县。 杰阁:指高大的阁楼。岧峣(tiáo yáo):山峰挺拔的样子。倚:靠;倚仗。 翠微:翠绿的山色,这里代指青山。 衰草:衰败的草丛。 姬封:周武王封其弟叔鲜于管、蔡、郕、霍、卫、燕六国
人日写怀 薄宦凄凉岁屡迁,可堪时迹漫多邅。 天涯浪说人为日,眼底其如夜似年。 塞马由来忘得失,海鸥应许共流连。 云山珠水知何处,不断飞来到枕边。 注释: 1. 薄宦凄凄:指官小职微,生活清苦。 2. 岁屡迁:岁月流逝,一年又一年。 3. 时迹漫多邅:时光匆匆,人事多变。 4. 天涯浪说人为日:在遥远的天涯海角,人们常常说太阳是“人”的化身。 5. 眼底其如夜似年:从眼前看,时间仿佛比夜晚还要漫长
刘克正,字懋一,号海樵。他是明代的诗人。 刘克正出生于番禺,但根据《广东通志》的记载,他也是从化籍贯。他的生平在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及第。他在仕途上仅三十七岁便去世,这可能意味着他的生活并不长久,但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诗作
赵撝谦是明代的诗人,字古则,更名谦,号考古。赵撝谦,一位在文学界有着卓越贡献的文人,他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或许不似其他名人那样家喻户晓,但其作品和学术成就依然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赵撝谦生于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卒于二十八年(1395年),享年三十七岁。这位诗人幼时家境贫寒,生活颇为坎坷,但并未因此影响他的学习与创作。据史料记载,他幼年失怙,寄食山寺,期间与朱右、谢肃
刘克修是明代的诗人,字少己,号粤愚,番禺人,从化籍。他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举人功名,并曾任连江教谕和海州知州等职。 刘克修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如他的《长城自剪宁嚬蹙,臣构初书想厚颜》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
赵时举是明代一位有才华的诗人。赵时举,字存晦,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 ),是饶平人。他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还是一名进士,曾担任黄州推官。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明代诗人: 1. 生平简介:赵时举的一生可谓多姿多彩。作为明朝的一位进士,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在嘉靖二十九年(155 )考取功名后,赵时举被任命为黄州推官,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他的官职虽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