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师,原名赵用贤,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35,卒于公元1596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汝师,号定宇。
隆庆五年进士。
万历初,授检讨。
疏论张居正父丧夺情,与吴中行同杖除名。
居正死,复故官,进右赞善。
历官南京祭酒、吏部侍郎。
二十一年,为王锡爵排挤罢归。
工诗文,与王道行等称“续五子”;又与胡应麟等称“末五子”。
有《国朝典章》、《三吴文献志》、《因革录》、《松石斋集》等。
生卒年:1535-1596
汝师,原名赵用贤,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35,卒于公元1596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汝师,号定宇。
隆庆五年进士。
万历初,授检讨。
疏论张居正父丧夺情,与吴中行同杖除名。
居正死,复故官,进右赞善。
历官南京祭酒、吏部侍郎。
二十一年,为王锡爵排挤罢归。
工诗文,与王道行等称“续五子”;又与胡应麟等称“末五子”。
有《国朝典章》、《三吴文献志》、《因革录》、《松石斋集》等。
生卒年:1535-1596
《青县堤上别方蕴璋》是明代诗人赵用贤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别情依依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深眷恋与不舍。下面将简要解读这首诗: “怜君此别手重携,散发长堤日又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人在长堤边送别友人,感叹时间流逝,日暮时分,两人依依不舍的情景。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真挚情感
守元董丈载酒过月山寺云空极了目莽苍萧萧,静掩禅扉对着辽阔寥廓。 双骑影传青旆转,一声歌动白云遥。 邺中作赋推公干,河内飞凫识子乔。 幸有淹留贤地主,不将岐路叹飘摇。 注释: 1. 云空极目莽萧萧:极目远望,只见云雾缭绕、茫茫一片。 2. 寂掩禅扉对泬寥:静掩禅门,面对辽阔的空旷。 3. 双骑影传青旆转:两匹马的影子在天空中转动。 4. 邺中作赋推公干:在邺都时创作赋文,被推许为公干之才。 5.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花鸟芳菲禁苑中,画图省识见春风。 - “花鸟芳菲禁苑中”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致,花朵繁盛、鸟儿欢唱,整个宫廷都充满了花香和鸟鸣。 - “画图省识见春风”意味着这幅画通过视觉传达了春风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环境中。 2. 香飘兰气千茎碧,日丽葵心万朵红。 - “香飘兰气千茎碧”描绘了兰花散发的香气以及它们翠绿的叶片。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瑶坛晴雪净春空” - 注释:瑶坛,指皇帝的祭祀之地。晴雪,晴朗的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净,净化、洁净。春空,春天的天空。 - 译文:晴朗的天空中飘落着洁白的雪花,净化了春天的天空,显得格外宁静。 2. “剑佩声沉苑路东” - 注释:剑佩声,古代文武官员上朝时所佩带的兵器发出的声音。沉,深沉、厚重。苑路,皇宫附近的道路。 - 译文
【注释】 宿昭陵斋房呈溟南赵馆丈:在昭陵斋房中,把这首诗送给赵馆丈。溟南:赵馆丈的号。赵馆丈:即赵汝燧(1460-1527),字汝燧,号溟南,明河南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 先皇原庙俯层阴,肃穆嗣官奉御心。 先皇原庙:指皇帝的祖庙,位于皇宫内。肃穆嗣官奉御心:皇帝即位后,要为先皇守孝,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月露夜零千嶂晓,风泉寒咽九龙吟。 月露夜零:月光下洒落的露珠
花鸟芳菲禁苑中,画图省识见春风。 香飘兰气千茎碧,日丽葵心万朵红。 当暑移来看皎洁,自天题处转青葱。 鹡鸰原上休相急,已荷皇仁祝网同。 春城骀荡日初长,白燕双飞度苑墙。 千树晓霞迷杏艳,一帘晴雪泛梨香。 回风舞共花为雨,带月看来羽作裳。 莫向昭阳营旧垒,君王原薄汉宫妆
刘津是明代诗人。 刘津,字子瞻,号翠岩居士,阳江(今广东省阳江市)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他是阳江地区知名的文人,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及个人志向的抒发。 刘津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他生活的明代,这一时期的文人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展现了一个明代文人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追求
刘士进,字宾吾,是明代诗人。以下是关于刘士进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姓名:刘士进,字宾吾。 - 籍贯:南海人。 - 成就:他的成就在于科举考试中取得举人的身份。 2. 文学贡献 - 诗词创作:尽管有关其诗词创作的信息不多,但从已知的作品来看,刘士进的诗作体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致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如《飞霞阁水松》所描绘的景象,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哲理。 - 影响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