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王承广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王承广的生平资料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在清代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作品以《奉题常理斋年大兄大人殉节诗二首》最为人熟知,此诗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展示了他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清代诗人王承广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王承广的生平资料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在清代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作品以《奉题常理斋年大兄大人殉节诗二首》最为人熟知,此诗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展示了他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玉帐河魁失上游,前军夜半大星投。 明知死地无生气,直决长围奋短矛。 马革身甘酬壮志,凤毛天与显贻谋。 武侯庙貌同千古,野老怀恩哭未休。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释义: 1. 玉帐河魁失上游:描述在一场战斗中,敌军占据了有利的位置或优势,使己方处于不利的境地。 2. 前军夜半大星投:形容战事激烈到了极点,前军的指挥官在半夜被敌军杀害,失去了指挥能力。 3. 明知死地无生气
【诗句释义】: 1. 射策分符事事同,谈兵慷慨气如虹。 2. 多君颈血真凝碧,嗟我匣刀徒殪戎。 3. 猿鹤化时终有恨,鲸鲵戮后愧无功。 4. 兼旬转战身犹在,青史垂名独逊公。 【译文】: 1. 科举考试时,我们兄弟俩的对策题目相同,谈论兵法时,我们慷慨激昂,气势如同彩虹。 2. 你为国捐躯,鲜血凝成了碧绿,我徒然挥舞着刀柄,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3. 等到猿和鹤死后化为尘土
玉帐河魁失上游,前军夜半大星投。 明知死地无生气,直决长围奋短矛。 马革身甘酬壮志,凤毛天与显贻谋。 武侯庙貌同千古,野老怀恩哭未休
叶奕苞,字九来,号凤雏,又号半园居士。他生于1629年或1630年左右,是江南昆山人,是叶方蔼的从弟。叶奕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和藏书家,他的生平与著作对于研究清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叶奕苞: 1. 人物生平:叶奕苞出生于一个有学问的家庭,他的父亲叶盛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自幼展现出非凡的才智,不仅博学多才,还擅长唱歌。在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叶奕苞参加了“博学鸿儒”科考试
王追骐是清代诗人,字锦之,号雪洲。他是湖北黄冈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以下是对王追骐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王追骐生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是杜浚内弟,也是赤膊龙(今武汉新洲旧街)王氏的十世传人。他的生平经历了从科举入仕到晚年归隐的过程,这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 文学成就:王追骐不仅以进士的身份步入仕途,还曾在问津书院主持祭孔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