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湖,原名朱彭,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31,卒于公元1803
朱彭,字青湖,清代诗人。
朱彭生于1731年,逝于1803年,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的一生虽然出身贫寒,但热爱学习并能够写诗,尤其擅长绘画和书法。他早年受到视学浙江的阮元赞赏,并在嘉庆元年(1796)参加了科举考试,成功考中孝廉方正科,但他选择不就任该职。
青湖,原名朱彭,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31,卒于公元1803
朱彭,字青湖,清代诗人。
朱彭生于1731年,逝于1803年,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的一生虽然出身贫寒,但热爱学习并能够写诗,尤其擅长绘画和书法。他早年受到视学浙江的阮元赞赏,并在嘉庆元年(1796)参加了科举考试,成功考中孝廉方正科,但他选择不就任该职。
秋夜闻潮 钱塘形胜古莫比,曲江名从枚乘起。 一日秋潮两度来,满城人住江声里。 吾家恰在吴山旁,楼高遥见江云黄。 夜永镫昏群籁寂,耳边忽觉来洋洋。 初如春雷乍起蛰,殷殷填填声未集。 旋疑铁骑金戈奔,荡摇地轴翻云根。 冯夷击鼓浩呼汹,想见一气浮乾坤。 近闻海上烽烟逼,楼船风闪旌旗色。 武备虽修盗未平,出没波涛颇难测。 安得壮士缚长鲸,灌燧销锋静不惊。 老夫作罢河清颂,高枕江村听此声。 【注释】
朱彭,字青湖,清代诗人。 朱彭生于1731年,逝于1803年,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的一生虽然出身贫寒,但热爱学习并能够写诗,尤其擅长绘画和书法。他早年受到视学浙江的阮元赞赏,并在嘉庆元年(1796)参加了科举考试,成功考中孝廉方正科,但他选择不就任该职
伍宗仪是清代的诗人,字兰仪,号觉梦山人,出生于阳湖人,是赞易次女,宜兴人陆雁峰室。伍宗仪的创作涵盖了词曲、诗等多种文学形式,他的作品中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 伍宗仪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个人情感。例如,《壶中天·送春》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结束的惆怅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这样的作品
朱纫兰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字秋漪,出生于江西南昌县(今南昌市)。 朱纫兰的一生虽然经历较为平淡,但从他的诗作中却能感受到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朱纫兰在清代乾隆年间中了进士,后改任庶吉士,并最终授职于知县。他在仕途上曾历任永顺府同知、湖南岳州府通判等职。尽管官位并不显赫,但朱纫兰的文学才华却得到了认可,其诗作《愚懵山人诗钞》被收录在《晚晴簃诗汇》中
朱炳清,字小泉,海盐人,是清代的诗人。他在文学上有着丰富的创作,留下了《碧琅玕馆诗钞》和《晚翠楼诗钞》等作品。 朱炳清的生平并不广为人知,但通过他的著作可以窥见其文学造诣之高。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涵盖了抒情、写景、咏物、写人等多种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朱炳清的诗歌内容丰富,包括了春天、秋天、七夕、爱情、思乡、离别、节日等多个主题,这些内容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