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渭,原名朱文藻,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35,卒于公元1806
清浙江仁和人,字映渭,号朗斋。
诸生。
精六书金石之学,又通史学。
王杰延之入京,佐校《四库全书》。
游山东,阮元、孙星衍与之合作,成《山左金石志》。
王昶著《金石萃编》,亦得其校正之力。
在浙又分编《两浙輶轩录》、《嘉兴府志》。
另有《碧溪草堂集》等。
生卒年:1735-1806
映渭,原名朱文藻,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35,卒于公元1806
清浙江仁和人,字映渭,号朗斋。
诸生。
精六书金石之学,又通史学。
王杰延之入京,佐校《四库全书》。
游山东,阮元、孙星衍与之合作,成《山左金石志》。
王昶著《金石萃编》,亦得其校正之力。
在浙又分编《两浙輶轩录》、《嘉兴府志》。
另有《碧溪草堂集》等。
生卒年:1735-1806
日月双跳似丸转,老大头颅堆雪茧。 诗句“日月双跳似丸转”形容月亮与太阳在天空中快速移动的景象,如同两个跳跃的圆球。而“老大头颅堆雪茧”,则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头颈上堆积了厚厚的白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时间流逝、生命衰老的画面。 书窗瞥见儿嬉物,少小情怀忽追缅。 诗句“书窗瞥见儿戏物”描写了在一个安静的书房中,通过窗户瞥见儿童嬉戏的场景。而“少小情怀忽追缅”
清浙江仁和人,字映渭,号朗斋。 诸生。 精六书金石之学,又通史学。 王杰延之入京,佐校《四库全书》。 游山东,阮元、孙星衍与之合作,成《山左金石志》。 王昶著《金石萃编》,亦得其校正之力。 在浙又分编《两浙輶轩录》、《嘉兴府志》。 另有《碧溪草堂集》等。 生卒年
吴泰来是清朝乾隆时期的诗人,字企晋,号竹屿,生于江苏长洲。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和文学家,与王昶、王鸣盛、钱大昕、赵文哲等被称为“吴中七子”。 吴泰来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对教育事业有贡献。他曾担任宿松县教谕,后因不愿出仕而辞职,并筑遂初园于木渎,藏书多宋元善本。他的诗歌作品如《横石》等,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朱滋泽是清朝时期的诗人。 字晦子,号崇庆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官至湖北候补道。尽管关于其具体成就和经历的具体数据不详,但朱滋泽的诗作《晦子诗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