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千,原名何焯,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61,卒于公元1722
清江苏长洲人,初字润千,更字屺瞻,晚号茶仙,学者称义门先生。
康熙间召直南书房,赐进士,官编修。
坐事免官。
不久,复直武英殿修书。
长于校书。
居室名赉砚斋,蓄书数万卷,多宋元旧刻,于各本异同皆有记录。
有《义门读书记》、《义门先生集》。
生卒年:1661-1722
润千,原名何焯,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61,卒于公元1722
清江苏长洲人,初字润千,更字屺瞻,晚号茶仙,学者称义门先生。
康熙间召直南书房,赐进士,官编修。
坐事免官。
不久,复直武英殿修书。
长于校书。
居室名赉砚斋,蓄书数万卷,多宋元旧刻,于各本异同皆有记录。
有《义门读书记》、《义门先生集》。
生卒年:1661-1722
寥落寒云蔽旧京, 金陵怀古 歌残《玉树》听凄清。 并无铁锁沉天堑, 遽见金舆出石城。 一马尚能龙变化, 千门谁使草纵横? 乌衣巷陌寻常在, 可是夷吾浪得名? 译文: 稀疏的冷云遮住了旧时的京城,歌声已尽,只剩下凄凉。《玉树后庭花》中的音乐让人感到悲伤和孤独。然而,金陵并没有被铁链封锁的深水壕沟所困,突然之间,皇帝的车辆和马匹就从石头城驶出,展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
【注释】 仪凤祥麟:指皇帝的仪凤殿,象征吉祥。集盛:聚集丰盛。 金书玉字:形容诏书文字精美,珍贵。职司勤(zhǐ):指各官员的职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翰林院联的制作工艺精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富裕的美好祝愿。 每句七字。第一句“仪凤祥麟游集盛”,描绘了翰林院联的制作工艺精湛,如同吉祥的仪凤和祥麟一般,聚集了丰富的财富。第二句“金书玉字职司勤”
《庭柏旱久色悴漫赋》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此诗描写了庭柏在干旱之后,颜色黯淡,枝叶枯黄,与长青的纛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生命脆弱与自然现象无常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列纛本长青,颇讶杂黑黄。 - 列纛(古代的一种旗帜)本来应该是长青的,但在这里却显得有点怪异,掺杂着黑色和黄色。 2. 虽云异雕落,黯然多不扬。 - 虽然像雕饰一样的树木坠落,但它们的颜色暗淡,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3.
这首诗是王之涣在长安送别友人时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四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第一句“怜君独向此江浔”,意为可怜你独自来到这条江边。这里的“君”代指友人,“怜”意为同情、怜悯,“浔”是水名,这里是指江边的小镇。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同情。 第二句“把手河桥泪不禁”,意为手捧酒杯,眼泪禁不住流下。这里的“泪不禁”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不舍之情。
【注释】 涧:山间流水。亭亭:挺立的样子。苗:指松树的嫩芽,这里比喻松树。三时:一年中的三个时期。实:结实。谁愤(fèn)苗据高:指谁怨恨松树生长在高处而茂盛。谁惜松处卑:指谁珍惜松树生长在低处而苍劲。殖(zhí):种植。生恐复不宜:担心再次不适合种植。岁寒: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独当:独自承受严寒。改:改变。渐为龙:渐渐变成了龙的形状。天意:天然的意旨。钟:钟爱,偏爱。地势:地理形势。忘:忘却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南游途中。诗人在旅途中登高远望,看到江上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但归心却难耐。他在旅舍墙壁上题下这首诗以抒发自己思乡的情怀。 【答案】 译文: 江上春光已经生发,我归家已经晚了;九陌之间,谁人能知我? 一竿竹杖自断鲈乡老,不必刘晨五言诗句。 赏析: 全诗写诗人南游途中思乡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江南早春景色。第二句“栖栖”二字,形容作者在旅舍里孤寂无聊的样子
注释: 1. 叹息老成俄向尽,相从较晚恨还深。 叹息那些已经逝去的老将们很快就被消灭了,而我们却要晚一些才相遇,对此感到遗憾更深。 2. 钱冯旧学偏能说,苍雅遗文苦用心。 钱冯是古代的学者,他的学问深厚,善于言辞,对苍雅的遗文也付出了很多心血。 3. 阁上掩书仇未毕,门前载酒好难寻。 我常常在阁上掩卷,心中的仇恨还未平息;门前又载满了美酒,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很难。 4. 生存残简亡来借
吴怡是清代的诗人,字欢佩,一字纫萱,武进人。他是一位举人,曾任广东同知和广西苍梧知县的庄炎的继室。吴怡的作品收录在《玉清馆诗草》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 吴怡生于清朝乾隆年间,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官职变动,从武进到广东同知,再到广西苍梧知县,这些职务让他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地方风情和文化。他在任期间,不仅治理有方,还致力于文学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