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薪传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一位生平不详的人士。尽管关于李薪传的具体生活细节和文学成就了解不多,但其留下的诗作《曹仁宪谨荣寿》却显示了他在诗歌艺术方面的才能。
李薪传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一位生平不详的人士。尽管关于李薪传的具体生活细节和文学成就了解不多,但其留下的诗作《曹仁宪谨荣寿》却显示了他在诗歌艺术方面的才能。
曹仁宪谨荣寿 太行高耸如巍峨的大山,神灵降临钟灵毓秀。 双旌引导淡海之滨,竹马引路儿戏玩耍。 孝经教导童子学习,书院培养士气和文采。 愿言单父宰官,心劳长抚子育女。 岂识秋风起时,莼鲈之思欲食之。 孤松秀挺冬岭上,遥遥祝愿其青翠常在! 注释: - 太行:中国北方一条重要的山脉。 - 降神:指神灵降临人间。 - 双旌:古代帝王或诸侯出行时所持的两根大旗。 - 淡海:泛指海边地区。 - 竹马
李永圭是清代的诗人,字春史,朝鲜人。他以《黄农部见访赐诗病不能兴依韵和答》为代表作,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李永圭生活在清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李永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诗词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李永圭的生平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十七年,当时他作为贡使出使朝鲜
汪承庆是清代的诗人,字稚泉,镇洋人,是一位以诗歌创作闻名的文学家。下面将详细介绍汪承庆的背景、成就及其在文学上的贡献: 1. 基本信息 - 字号与籍贯:汪承庆字葆馀,又字馨士、稚泉。其籍贯为江苏镇洋(今太仓市)。这一地理和文化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教育经历:汪承庆咸丰二年(1852)副贡生,这表明他接受了传统的高等教育。同时,他还担任过国子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