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荦是清代诗人,而不是明代诗人。他出生于河南商丘,是雪苑六子之一。宋荦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文学、书画和政治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宋荦幼承家学,好读书,顺治四年(1647年)任顺治帝侍卫,之后跟随父亲返回家乡。康熙三年(1664年),历任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为官清廉,深得康熙帝赏识。他的代表作品有《绵津山人诗集》《怪石赞》《筠廊偶笔》,晚年自订《西陂类稿》50卷。
宋荦是清代诗人,而不是明代诗人。他出生于河南商丘,是雪苑六子之一。宋荦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文学、书画和政治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宋荦幼承家学,好读书,顺治四年(1647年)任顺治帝侍卫,之后跟随父亲返回家乡。康熙三年(1664年),历任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为官清廉,深得康熙帝赏识。他的代表作品有《绵津山人诗集》《怪石赞》《筠廊偶笔》,晚年自订《西陂类稿》50卷。
注释: 凤仙花原本就来自仙宫。最喜爱雨蒙蒙的。摘下来插在发髻上,捣碎用来染指甲,妆饰了许多容颜。 不幸在秋天被霜打败,不再有露水和花瓣。一阵西风一夜之间,红紫色的花纷纷掉落,多半枯萎在墙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凤仙花为题,通过对其生长环境、过程、以及结果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凤仙花的美丽和易逝的特性,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凤仙花本自仙宫”,以凤仙花比作仙宫
“杜镇”是清代诗人,字子静,直隶南宫县人。他以工诗著称,著有《宝田斋草》。 杜镇的一生虽未详细记载,但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却不容忽视。他于顺治戊戌科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读,这在当时的文人中已是很高的荣誉和地位。他的诗歌作品《宝田斋草》是他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
杜堮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杜堮,字次厓,号石樵,生于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卒于道光十五年(1845年),祖籍山东滨州。他的一生可谓多才多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精通书画,并曾任翰林院、顺天学政和内阁学士等重要官职。以下是关于杜堮的相关介绍: 1. 生平经历: - 杜堮出生于官宦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勤勉好问,深受家族文化的熏陶。 - 他以进士身份入仕,曾担任翰林院
李美仪是清代的诗人,她的文学成就在清朝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美仪生活在清代,一个文学创作极为活跃且风格多样的时代。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和志趣,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社会文化的面貌。下面将具体探讨李美仪的生平、作品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美仪,字文姬,是鄞县人。作为邺嗣女,她继承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并在诗文方面有所建树。据《奉和家大人草堂课耕韵》等作品来看,李美仪擅长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