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箴,原名汪学金,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48,卒于公元1804

汪学金是清代的诗人,他的生平主要活动在乾隆至嘉庆年间。以下是对汪学金的相关介绍:

  1. 基本信息:汪学金,字敬箴,号杏江,生于清高宗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卒于仁宗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享年五十七岁。他出身于江苏镇洋(今太仓)的一个书香门第,其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2. 学术成就:汪学金不仅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还在佛典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常以“毋虐取,毋奢用”为诫子原则。他在学术上兼通佛典,表明了他博学多才的一面。
  3. 文学作品:汪学金创作了许多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井福堂文集稿》十卷、《静厓诗初稿》十二卷等著作。这些文学作品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4. 仕途生涯:汪学金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中进士,并在随后的嘉庆中担任官职。他曾任左庶子,这一职位在清朝中后期的官僚体系中属于较高的品级。
  5. 文学影响:尽管史料记载不多,但可以推测汪学金的诗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江南地区,他的作品可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6. 社会评价:虽然关于汪学金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从现存的诗歌作品来看,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汪学金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