倬云,原名汪继燝,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78,卒于公元1728
清浙江嘉兴人,字倬云,号恬村。
康熙四十七年举人。
历任兵部职方员外郎、吏科给事中,巡视台湾,掌河南道监察御史。
在台整饬法纪,运台粮救闽饥,处事均合机宜。
性好学,九经三史及百氏书无不通晓。
有《双椿草堂集》、《视台草》。
生卒年:1678-1728
倬云,原名汪继燝,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78,卒于公元1728
清浙江嘉兴人,字倬云,号恬村。
康熙四十七年举人。
历任兵部职方员外郎、吏科给事中,巡视台湾,掌河南道监察御史。
在台整饬法纪,运台粮救闽饥,处事均合机宜。
性好学,九经三史及百氏书无不通晓。
有《双椿草堂集》、《视台草》。
生卒年:1678-1728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刘克庄,他生活在北宋灭亡后的南宋时期。诗中描绘了一位官员乘船前往台阳的情景。 我们来看第一句:“抵台阳”。这一句的意思是到达了台阳这个地方。 第二句:“奉命梯航赋远征,无多傔从旅囊轻。”这句的意思是说,因为被派遣执行某种任务,所以不得不进行远行的旅行,行李并不沉重。 第三句:“乘风有愿追宗悫,击楫无劳羡祖生。”这里引用了历史上的人物宗慤和祖逖。宗悫是南齐时期的名将
清浙江嘉兴人,字倬云,号恬村。 康熙四十七年举人。 历任兵部职方员外郎、吏科给事中,巡视台湾,掌河南道监察御史。 在台整饬法纪,运台粮救闽饥,处事均合机宜。 性好学,九经三史及百氏书无不通晓。 有《双椿草堂集》、《视台草》。 生卒年
李应熙是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屯庵,兴国人。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诗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李应熙生于乾隆年间,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现实。李应熙的诗歌作品数量不详,仅存有一首被整理为全集发表,显示出其在诗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其作品《铁瓮集》中可以窥见李应熙的文学造诣
清直隶宛平人,祖籍江苏吴江。 字经笙。 道光二十七年进士。 授编修。 同治间。 累官为军机大臣,历户、吏二部侍郎、总理各国事务大臣。 日本灭琉球,廷臣多主战,力持不可。 光绪初,官至协办大学士。 身为高官,自奉如寒素,但气量偏狭。 卒谥文定。 生卒年
汪晋徵是清代的诗人,以《双溪草堂诗集》和《游西山诗》著称。 汪晋徵(1639—1709),字涵斋,号字符尹,安徽休宁人,是康熙十八年的进士。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基层官吏到高官的转变,其间不断有诗文创作,其成就不仅在文学领域内有着深远影响,还在政治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