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斋,原名汪晋徵,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39,卒于公元1709
汪晋徵是清代的诗人,以《双溪草堂诗集》和《游西山诗》著称。
汪晋徵(1639—1709),字涵斋,号字符尹,安徽休宁人,是康熙十八年的进士。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基层官吏到高官的转变,其间不断有诗文创作,其成就不仅在文学领域内有着深远影响,还在政治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涵斋,原名汪晋徵,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39,卒于公元1709
汪晋徵是清代的诗人,以《双溪草堂诗集》和《游西山诗》著称。
汪晋徵(1639—1709),字涵斋,号字符尹,安徽休宁人,是康熙十八年的进士。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基层官吏到高官的转变,其间不断有诗文创作,其成就不仅在文学领域内有着深远影响,还在政治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题干是“分析诗歌内容,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 “南楼”二句:写南楼上的景色。庾公即晋庾亮,他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为避祸而隐居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南楼,与友人聚会吟咏。这里用“兴不浅”形容庾亮的诗情酒兴十分高涨,“宾从满高城”形容宴会盛况空前。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庾亮兴致很高,宾客如云。 “何意南楼上,依然秋月明”
汪晋徵是清代的诗人,以《双溪草堂诗集》和《游西山诗》著称。 汪晋徵(1639—1709),字涵斋,号字符尹,安徽休宁人,是康熙十八年的进士。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基层官吏到高官的转变,其间不断有诗文创作,其成就不仅在文学领域内有着深远影响,还在政治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浙江嘉兴人,字倬云,号恬村。 康熙四十七年举人。 历任兵部职方员外郎、吏科给事中,巡视台湾,掌河南道监察御史。 在台整饬法纪,运台粮救闽饥,处事均合机宜。 性好学,九经三史及百氏书无不通晓。 有《双椿草堂集》、《视台草》。 生卒年
李应熙是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屯庵,兴国人。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诗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李应熙生于乾隆年间,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现实。李应熙的诗歌作品数量不详,仅存有一首被整理为全集发表,显示出其在诗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其作品《铁瓮集》中可以窥见李应熙的文学造诣
汪文柏是清代的诗人、画家和藏书家,字季青,号柯庭,安徽休宁人。 汪文柏生于1659年,逝于1725年,他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深具学问的学者。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墨兰和山水小品的精湛刻画上,而他对诗歌创作的投入也同样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