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是清代的诗人。
汪新是乾隆年间的重要官员和文士,其生平跨越了清朝中晚期,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他的诗文创作也体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汪新是清代的诗人。
汪新是乾隆年间的重要官员和文士,其生平跨越了清朝中晚期,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他的诗文创作也体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注释: 少住为佳客馆停,凭将情话伴孤醒。 萧条旧宅梁间燕,零落诸昆雨后萤。 愧我鬓髭潜换黑,喜君云雾拨来青。 长歌自是牢愁甚,和向秋窗淅沥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 首句“少住为佳客馆停”,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不满。他认为自己应该住在更好的地方,而不是现在的这个客居之所。这里的“佳客馆”可以理解为好客的主人,而“停”则表示停留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
注释: 1.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 2. 春愁无计遣 3. 况复雨兼风 4. 薄雾凝高阁 5. 寒云没断鸿 6. 蒲团同白足 7. 箬笠愧渔翁 8. 句引离乡思 9. 更残滴沥中 译文: 在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春天的忧愁没有方法驱散。何况又下着雨夹着风。薄雾凝聚在高高的亭台上,寒冷的云层遮盖了断鸿的身影。我坐着蒲团,脚踩着白布鞋子,而那穿着箬叶斗笠的人,却让我自愧不如一个渔翁
𩄡𩆷细雨散丝明,应节庭梧已作声。 注释:细雨飘洒,如同无数细丝在空中飞舞,明亮的月光下,庭院里生长的梧桐树开始发出声响。 赏析:此句描绘了立秋时节夜晚的景象,细雨纷飞,如丝般细腻,月光明亮,照在庭院里梧桐树上,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差喜暑阑三伏尽,便看秋至十分清。 注释:虽然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但心中却充满了喜悦,因为终于看到了秋天的气息,空气变得清新宜人。 赏析
𩄡𩆷细雨散丝明,应节庭梧已作声。 差喜暑阑三伏尽,便看秋至十分清。 垂帘坐处琴书润,步屟吟余苎葛轻。 又是年时刚过半,客怀无藉梦魂惊
宗晋,字丽生,常熟人。他是清朝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集名为《揖山楼诗》,通过这些作品可以了解他的诗风和艺术成就。 关于宗晋的详细背景,他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以下是一些关于他的信息: 1. 生平简介:宗晋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字丽生,常熟人,曾为诸生。 2. 主要贡献: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揖山楼诗》中,其中《虞山秋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3. 艺术成就:通过对宗晋的诗歌进行解读
周绍祖,字顽石,彰化东门人。 光绪年间廪生。 明治三十三年(1900)曾与吴德功等彰化文人,受邀北上参与扬文会。 曾任盐水「月津吟社」诗社词宗,大正年间彰化地区有志之士筹设「汉文夜学会」,曾担任主讲,为当地人士解诗说文,贡献心力于振兴汉学与社会教化。 〖参考《台湾日日新报》,「岛政」栏,集议发会,1900年3月8日,第三版;《台湾日日新报》,月津诗榜,1925年1月28日,第四版
清代诗人呼祖,字文如,是清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以创作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闻名。他的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生平简介:呼祖,字文如,江夏人,有“邱齐云室”的别号。 - 作品贡献: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清中期,留下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诗词作品,包括《得生诗寄怨》等。 2. 主要作品 - 代表诗作
清满洲正蓝旗人,章佳氏,字仲和,一字立恒,又字恒岩。 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 以学问优,典试有声名,授侍讲学士。 雍正时,历官翰林院掌院学士、署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奉使赴准噶尔,劝使息兵。 乾隆时官至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 卒谥文勤。 有《德荫堂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