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辉是一位清代诗人,但具体的生平事迹不详。
林光辉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
林光辉是一位清代诗人,但具体的生平事迹不详。
林光辉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与陈握卿离别时,感慨万端,思绪万千,但又不能不表达出来,于是即景抒怀,挥笔赋就。全诗四联,前两联为起句,后两联为对句。 第一联“英姿卓卓驾回车,叠唱骊歌古道斜”,意思是说:你(陈握卿)英武挺拔的身材,驾驭着马车在归途中缓缓行进,边走边唱着骊陵之歌,那歌声回荡在古道的山岭间。“英姿卓卓”是形容人雄健、威武的样子;英武挺拔,则是指人的体态魁梧、英俊
林鸿年是清代诗人。林鸿年,字勿村,生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福建侯官人。他以道光十六年状元身份入翰林院,并历任广东琼州府知府、云南临安府知府等职,最终官至云南巡抚。 林鸿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他不仅管理政务,还致力于文化教育。主掌正谊书院讲席十余年,传授知识,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学术成就和对教育的投入,使他成为了一位重要的文化人物。 林鸿年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