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甫,原名金顺,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885
清满洲镶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字和甫。
咸丰、同治间镇压太平天国、西北回民起事,自骁骑校,累擢至副都统,任乌里雅苏台将军。
光绪初,率兵西征讨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等地。
任伊犁将军,接收伊犁,按约划界。
卒于回京途中。
生卒年:?-1885
和甫,原名金顺,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885
清满洲镶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字和甫。
咸丰、同治间镇压太平天国、西北回民起事,自骁骑校,累擢至副都统,任乌里雅苏台将军。
光绪初,率兵西征讨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等地。
任伊犁将军,接收伊犁,按约划界。
卒于回京途中。
生卒年:?-188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赏析时,先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最后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作深入的分析。 (1) 亦知非远别,转觉送君难。亦:也;知:明白,知道;非:不是;转:反而;觉:觉得;送君:送亲人。这句是说,我知道这不是一次远别的分别,但反而觉得送别亲人更觉得困难。“也”字在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表示语气,二是表示程度,即对上句的否定
【注释】 管夫人:唐代女画家。王孙:这里指诗人自己,王孙代指贵族子弟。凌霜节:比喻高洁的节操。合署鸥波:即“署名鸥波”。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管夫人画竹的情景。首联写她作画时的情形;颔联赞美她的才艺;颈联写画师老来仍坚持艺术创作;尾联抒发诗人对她的崇敬之情。 “墨妙由来数仲姬”是说管夫人的墨色妙处历来被认为仅次于仲姬(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美女)。仲姬以善画著称,此句用典暗赞其画技高超
秋夜有怀姊氏 空闺闻落叶,天地入秋深。 况乃中宵雨,因之远别心。 译文: 秋夜独自在家,听到窗外的落叶声,感受到秋天的深重。更兼中夜时分细雨纷纷,因此更加思念远方的姐姐。 漏长孤梦杳,江阔短书沈。 译文: 夜深了,梦中也飘忽不定,就像江水一样辽阔但书信却迟迟不到。 忽听南征雁,离群感自今。 译文: 忽然之间听到了大雁向南飞去的声音,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如今已经离开了家乡,远离亲人。 赏析:
清满洲镶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字和甫。 咸丰、同治间镇压太平天国、西北回民起事,自骁骑校,累擢至副都统,任乌里雅苏台将军。 光绪初,率兵西征讨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等地。 任伊犁将军,接收伊犁,按约划界。 卒于回京途中。 生卒年:
林寿图,字恭三、颖叔,晚号黄鹄山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是清代诗人。林寿图在晚清政坛和诗坛上均有显著的成就。以下是对林寿图的详细介绍: 1. 政治生涯 - 进士及第: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寿图考中进士,这是清朝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之一。 - 官场升迁:随后,他历任工部主事、陕西布政使等职位,最终升至陕西巡抚。 - 军机章京:咸丰二年(1852年),林寿图考取军机章京,成为清朝高级官员。
我不知道。清代诗人林肇元,字贞伯,生于1828年,卒于1886年。他不仅是一位政治人物,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林肇元的诗歌风格豪放,他的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诗句如“天地灵秀贵搜抉,抉而得之在岩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和国家的关注。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清代诗人法鉴,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法鉴是清朝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法鉴出生于浙江镇海,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不仅在诗词、骈体文方面有所建树,还遍览经史百家及道藏、释典等典籍,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广泛的兴趣。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时政的关注以及对古代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