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芳,字荔园,号筠庄,江苏高邮人。
登癸卯(1723)恩科进士,充南书房,以御试第一入史馆,寻转谏垣。
雍正六年(1729)任巡台御史兼学政,以澄叙官方、振兴文教为己任。
主岁、科两试,敬慎明敏,栽培人才,悉本真诚。
生平廉介,政声颇佳。
在台所评试牍,辑有《海天玉尺》,又著有《台湾纪巡诗》,蜚声闽海。
〖参考刘良璧《重修台湾府志》,台银本。
〗(廖振富撰)
生卒年:?-?
夏之芳
查阅内容
【注释】 淳閟:指淳于髡。淳于髡是战国时齐国的著名辩士。艰鲜:艰难,稀少。食货交通列市廛:指市场上交易繁忙。最是居奇无赖子:最可恶的是那些投机倒把的人。动将宽政作奸缘:一有机会就利用宽松的政策进行投机活动。 【赏析】 此诗为《台湾纪巡诗》,内容是说淳于髡在齐国任官时,他以博闻强识、诙谐多智著称,曾以“口蜜腹剑”四字讽喻齐宣王,使齐宣王深以为然。后来,齐宣王派淳于髡出使魏国,因魏人不重其才
【注释】 台湾纪巡诗:指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对台湾实行的“移民实边”政策。 餐风宿露为当官,宿食经旬一饭丸。 餐风宿露,指艰苦地生活。当官,担任官职。 宿食经旬一饭丸,意思是说,为了当上官,他们不惜忍受风餐露宿之苦。 多少豪民安饱甚,动云番性耐饥寒。 多少豪民,许多土豪、豪绅;安饱甚,生活得非常好。 动云番性耐饥寒,那些富豪贵族认为,番人(指台湾土著)有耐饥寒的习性。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
【解析】 1. 闽人轻惰粤人勤,垦置田园内外分。闽:指福建省;粤:指广东省。轻惰:不勤劳;垦置:开垦;内分:内地;外分:海外(边疆地区)。译文为:福建省的人不勤劳,广东人勤劳。在内地开垦的田地和在海外开垦的田地都有。 2. 占籍莫嫌多客仔,曾歼朱祖作前军。占籍:登记户口,编入户籍;朱祖:朱文炽,明末抗清义士。译文为:不要嫌弃那些没有户籍的外来者,他们曾经是抗击清兵的前哨军。 3. 赏析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手刃番黎血尚腥,忙镌肌骨作人形。 -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战斗中的英勇行为。"手刃番黎"指的是击败或杀死敌人(在这里指台湾的敌人)。“血尚腥”强调战斗的激烈和血腥场面。“忙镌肌骨作人形”则形容诗人在极度愤怒和决心下,用自己肉体上的创伤来塑造英雄的形象。 2. 遍身竞赌人多少,方信当场孰惯经。 - 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战斗经历和对战场经验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是一首台湾纪巡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描绘台湾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表达了对台湾的深厚感情。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内社诸番气未驯,如魔如鬼独种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台湾的居民还没有被驯服,他们就像恶魔一样独立自主。"种神"在这里指的是台湾人民像神灵一样独立自主,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2. 楂桠鸡距工飞走,跳跃猿猱是比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台湾的树木参天而立,鸟儿飞翔自如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荒垄攒来耦十千,纷纷窜籍占田间 - “荒垄”:指荒芜的土地,这里可能指的是农田。 - “攒来”:聚集而来。 - “耦”:古代对男女成婚的称呼。 - “窜籍”:非法或不正当地占用土地。 - “田间”:泛指田地之间。 2. 纷纷窜籍占田间 - 这句诗表达了农民为了争夺土地而非法占用的情况。 3. 可知地利不须尽 - “地利”:自然地理优势。 - “不须尽”
【解析】 “台湾纪巡诗”指《台湾纪巡》。这首诗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由他亲笔书写的一首纪实诗。诗中叙述了他统一台湾、巩固海防和修筑城池等事迹。其中“磺气渐消田渐辟”的意思是:瘴气逐渐消失,田地逐渐开垦;“料应添筑海边城”的意思是:预计在海边要修筑一座新城。 【答案】 ①金汤永固藉雄兵(“金汤”即大海,“雄兵”指郑成功);②极北分屯淡水营(“淡水营”指台湾南部的鹿港)
台湾纪巡诗 金梭轻掷夜深闻,独木虚中杼柚分。 织就天衣无杀缝,扊毛五色达戈纹。 注释: 1. 金梭轻掷:用金色的梭子轻轻一梭,织机上响起了夜的歌声。 2. 独木虚中:织布机上的梭子在木头的空心部分来回穿梭。 3. 杼柚分:指织布机上的梭子将木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空的,一部分是被梭子穿过。 4. 织就天衣:织出了一件像天上的衣服一样的丝绸。 5. 无杀缝:没有一点瑕疵,完美无缺。 6.
台湾纪巡诗 秋冬官催认饷忙,一丝一粟便输将。 最怜番俗须重译,溪壑终疑饱社商。 注释: - 【秋冬官催】:指官府催促官员缴纳赋税或军粮。“催”在这里是动词。 - 【认饷】:领取俸禄或军饷。“饷”指的是军饷。 - 【一丝一粟】:形容数量极少。“丝”为量词,“粟”为古代容量单位。 - 【输将】:运送,输送。“输”为动词。 - 【重译】:多次翻译,辗转传译。“译”指翻译。 - 【溪壑终疑】:最终怀疑
【注释】 老番:指台湾少数民族。拜舞:向神明行礼。回旋:来回转动,这里形容跳舞动作。细叩:仔细询问。生平剧可怜:一生的遭遇令人感到可悲。生事苦:生活困苦。丁徭:古代一种差役。田赋:田租。说当年:谈论当年的往事。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台湾巡视时所写,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和艰苦处境。 一、二两句“老番拜舞复回旋,细叩生平剧可怜。”描绘了当地少数民族向神明行礼,来回转动的情景
相关推荐
段驯是清代的诗人。 字淑斋,金坛人,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段驯不仅以诗歌著称,还曾担任过知县和仁和苏松太道等职。她与父亲段玉裁有着紧密的关系,段玉裁是一位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诗作《晓起渡钱塘》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她的才情与情感
胡庭是清代的诗人,字季子,汾阳人。他的生平和成就在古诗词中有所体现。 字季子,汾阳人,有《畸人集》传世。他的作品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描绘
夏之芳,字荔园,号筠庄,江苏高邮人。 登癸卯(1723)恩科进士,充南书房,以御试第一入史馆,寻转谏垣。 雍正六年(1729)任巡台御史兼学政,以澄叙官方、振兴文教为己任。 主岁、科两试,敬慎明敏,栽培人才,悉本真诚。 生平廉介,政声颇佳。 在台所评试牍,辑有《海天玉尺》,又著有《台湾纪巡诗》,蜚声闽海。 〖参考刘良璧《重修台湾府志》,台银本。 〗(廖振富撰) 生卒年:?-
唐树义,字子方,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诗人。 唐树义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自幼随父唐源准在外读书。唐树义在嘉庆二十一年(1815年)返籍时,考中了乡试,并顺利成为举人。此后,他的仕途颇为顺利,曾以大挑一等到湖北任职后补知县,并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因林则徐等保荐而升任甘肃巩昌知府,代理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