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国模是一位生活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的诗人。
韦国模的生平资料并不详细,因此对他的背景和生平缺乏了解。他创作的《蝶板》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文人雅集,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氛围和文人的生活情趣。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清代后期的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在艺术表达上的独特魅力。
韦国模是一位生活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的诗人。
韦国模的生平资料并不详细,因此对他的背景和生平缺乏了解。他创作的《蝶板》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文人雅集,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氛围和文人的生活情趣。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清代后期的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在艺术表达上的独特魅力。
蝉鸣 弹来古调夕阳边,一树无情噪暮蝉。 伫月饱餐三径露,哦松细咽半空烟。 残声曳去聆馀韵,急响停时讶断弦。 吟罢碧云春欲暝,绿阴眠稳晚风前。 【注释】 1. 蝉琴:指弹奏的曲子是《蝉》 2. 古调:古代的乐调 3. 夕阳边:指演奏在夕阳的余晖中 4. 一树无情:形容树枝上没有活物的鸣叫 5. 伫月:等待月亮 6. 三径露:三条小路上的露水 7. 哦松:指松林中的松针发出的声音 8.
【注释】 栩栩:活泼的样子。寻芳:赏花。几丛:指几朵,形容梅花的娇媚可爱。红牙:乐器名。有谱:有曲谱。白板:乐器名。无腔:不成调,没有曲调。信羽敲:任凭羽毛敲击。冷香:清幽的香气。风入拍:随着乐曲节奏起舞。翻残腻粉:指梅花在月色下显得分外的娇艳。梢:树梢。檀心一点:指梅花的一枝独秀。争得:竞相追逐、争夺。莺梭:喻指春天。燕剪:喻指燕子剪刀般裁剪着新绿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唐树义,字子方,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诗人。 唐树义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自幼随父唐源准在外读书。唐树义在嘉庆二十一年(1815年)返籍时,考中了乡试,并顺利成为举人。此后,他的仕途颇为顺利,曾以大挑一等到湖北任职后补知县,并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因林则徐等保荐而升任甘肃巩昌知府,代理道员
清代诗人胡训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文学成就闻名于世。 胡训,字近光,号西溪,是淄川人。作为一位诸生,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他的诗作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著称。例如,在《寻般水源》一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理解。 胡训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诗艺
倪承宽,清代诗人,字余疆,号敬堂,仁和(今属杭州市)人。以下是具体介绍: 1. 科举及第:倪承宽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探花出身,是乾隆甲戌科的一甲三名进士之一,因此授翰林院编修。 2. 官职升迁:从翰林院编修一路晋升,到仓场侍郎,直至太常寺卿,他的仕途可谓步步高升,官至高位。 3. 文学成就:倪承宽有《春及堂集》等作品传世,其中不乏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