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荣是清代的诗人。
陈德荣(1689—1747)生于清直隶安州,字廷彦,号密山。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与文化的成就,尤其是在诗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进士出身,还曾在多个重要的政府机构中担任要职,包括湖北枝江知县、贵阳知府、安徽布政使等。
陈德荣是清代的诗人。
陈德荣(1689—1747)生于清直隶安州,字廷彦,号密山。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与文化的成就,尤其是在诗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进士出身,还曾在多个重要的政府机构中担任要职,包括湖北枝江知县、贵阳知府、安徽布政使等。
【注释】 1. 桃花:这里指女子。2.灼灼:鲜艳的样子。3.烂漫:开得茂盛。4.鶗鴂(zhì jué):鸟名,相传是杜鹃的别名。5.蓬门:柴门。6.买兰膏:以卖兰草熬成的油来照明读书。7.典尽钗钿:卖光了首饰。8.蛾眉:代指妇女。9.避贤不敢妒蛾眉:指女子因避嫌疑而不敢妒嫉美貌的女子。10、“何须定刈当门草”:意谓不要因为门前有草就拔去它,比喻不要嫉妒别人的优点。11、野径云低树色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飞鱼滩 - "飞鱼"是指鲤鱼,因为鲤鱼跳跃时速度很快,如同在空中飞翔一般。"飞鱼滩"则形象地描绘了鲤鱼跃起时的壮观景象。 2. 山灵厌寂寞 - "山灵"是指山林中的神灵,这里用来比喻山中的寂静。"厌寂寞"表示厌倦了这种安静的状态。 3. 推石堆山坳 - 这句描述了人们通过推石头来堆积山间的地形,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地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清江引·其四》。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清江天上来,缥缈历云汉。 (注释:清江水从天上流淌下来,它穿越云霄,与天空相连) 赏析:此句描绘的是清江水的源头和流向,给人一种高远、神秘的感觉。 2. 云根养深渊,毛发明可鉴。 (注释:云根滋养了深邃的河流,河里的水草可以照见自己的倒影)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清江水流经的自然环境,以及河水对岸边植物的影响
这首诗是苏轼在绍兴十年(1040年)为焦山瘗鹤铭作的一首长歌。 焦山瘗鹤铭,位于浙江绍兴市,因刻有瘗鹤铭而闻名。瘗鹤铭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与一只鹤的相遇和离别的故事。这篇散文被刻在焦山的一块石碑上,成为了当地的一大景点。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译文: 人归地底鹤冲天,穹碑屃赑焦山巅。上皇山樵弄神笔,银钩铁画常蜿蜒。 果然奇物天亦忌,丰隆肆虐山无权。雄雷雌电声震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山势纡回江水湾 - 关键词: 山势、纡回、江水湾 - 注释: 描述了长江两岸的山峦起伏,蜿蜒曲折,而江面则宁静宽广。 2. 孤城形胜占江山 - 关键词: 孤城、形胜 - 注释: 这座孤零零的城池因其地理位置和军事意义,占据了整个江山的美景。 3. 鲸涛驱石倾三峡 - 关键词: 鲸涛、驱石、倾三峡 - 注释: 巨大的海浪能够驱动岩石,使得三峡的江水波涛汹涌,壮观无比。
解析 1. 枝江杂咏 这首诗是诗人对枝江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综合描述,通过对当地风景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2. 三亩荒园净扫锄 关键词解释: - 三亩荒园:指诗人居住或工作的地方。 - 净扫锄:清除杂草,使土地变得干净整洁。 - 译文: 我居住的地方虽然不宽敞,但通过我的打扫,它已经变得非常干净。 3. 萧然官舍似幽居 关键词解释: - 萧然官舍
【注释】 “山形如醉翁”:山的形态好像喝醉了酒的老人,形容山峦起伏,形态奇特。 “佝偻欲颠仆”:形容山的形状曲折弯曲,好像快要跌倒了。 “云林意蒙密”:云雾缭绕、树木茂盛,形容山林景色幽静。 “水石气局蹙”:山石上的水气凝结,形成一种局促的感觉,形容山石间水流湍急。 “严霜飞不到”:严霜降临而草木不凋零,说明山中气候温暖,草木生长良好。 “青翠豁人目”:青翠的颜色让人眼前一亮
焦山瘗鹤铭沦入江汜七百年矣。家沧洲公捐赀募力士挽出之,得五石凡七十一字复还旧观建亭山院因作长歌以纪其事 注释:焦山瘗鹤铭沦入江汜七百年了。沧洲公捐资雇人用人力将瘗鹤铭拉上来,一共五石重,共七十一个字,恢复原貌后在山上建立了亭子。我因此写下一首长歌来记述这件事。 译文:焦山的瘗鹤铭被淹没在江水中已经七百多年了。沧洲公慷慨解囊,雇佣了能工巧匠把瘗鹤铭拉上来了,共重五石,共七十一个字,恢复原貌
杨花是春天的使者,它们在风中自由飘落。 水面上漂浮的叶子成为了灾难的预兆,曲尘象征着前世的记忆。 那些沾满杨花的帘子和溷池,究竟在哪里呢? 流水、行云都与我一样有情有义。 希逸穿着朝衣,寿阳的额上也点缀着点点的杨花, 它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人归地底鹤冲天,穹碑屃赑焦山巅。上皇山樵弄神笔,银钩铁画常蜿蜒。 果然奇物天亦忌,丰隆肆虐山无权。雄雷雌电声震震,珠飞玉碎沈深渊。 珊瑚明月耀水底,老鱼拨剌蛟垂涎。欧公苏公称好古,临江酹酒心留连。 严冬水落断碣出,苔衣荇带相纠缠。眠沙藉草拓数字,十指欲裂身拘挛。 晨星落落见者少,赝文伪本争流传。苏州太守天下士,孤操直比松筠坚。 拾残碑奠山麓,鸠工首倡寅僚先。巨灵开山龙徒水,山魈水怪纷相牵。
清代诗人“通忍”是释通忍,字朝宗,常州人,本姓陈。他曾主西江宝华寺,并且拥有《自白》、《指迷》、《迅论》等诗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诗人: 1. 生平与归属:通忍,字朝宗,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他原本的姓氏为陈。他的主要职业和居住地是在西江的宝华寺,并在此担任主持。 2. 作品概述:他的诗词作品集包括《自白》、《指迷》和《迅论》等。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展现了其对佛学
陈景高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绿蕉山馆诗钞》而闻名。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位清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1. 生平背景:陈景高,字筠珊,号云山,海盐人,道光癸卯举人。他的一生虽未详细记载,但可以确认其生活在19世纪初期。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集《绿蕉山馆诗钞》中。 2. 文学贡献:陈景高的诗歌作品,如《绿蕉山馆诗钞》,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艺术追求
陆绍周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初名继周,字纯甫,出生于宛平籍嘉兴人。光绪乙酉(1875)年举人,有《陆纯甫孝廉遗诗》传世。 陆绍周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他不仅见证了晚清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还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时代的深刻感悟。陆绍周的诗歌创作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其作品展现了个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自然、人生等主题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