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琛,原名庄述祖,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51,卒于公元1816
清江苏武进人,字葆琛,号珍艺。
庄培因子。
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桃源同知。
旋辞官养亲,著书十六年。
治经能传伯父存与之学,以研求精密著称。
有《夏小正经传考释》、《尚书今古文考證》、《毛诗考證》、《五经小学述》等。
生卒年:1751-1816
葆琛,原名庄述祖,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51,卒于公元1816
清江苏武进人,字葆琛,号珍艺。
庄培因子。
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桃源同知。
旋辞官养亲,著书十六年。
治经能传伯父存与之学,以研求精密著称。
有《夏小正经传考释》、《尚书今古文考證》、《毛诗考證》、《五经小学述》等。
生卒年:1751-1816
【解析】 这是一首咏画诗。“米家泼墨擅风华”是说米芾的书画作品,擅长于用笔挥洒自如,有独特的风格。“宜有莺啼更落花”是说画面上应该有莺鸟啼鸣,更有飘落着的花瓣。“小艇夕阳春色里”是说在春天的景色中,有一叶轻舟在江面荡漾。“半天新雨醉晴霞”是说半空中新降的小雨,像醉人的美酒,把晴朗的天空染得一片绚丽。赏析:此为咏画诗。第一句点出画家擅长书画,第二句写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景画;三、四句描绘出春意盎然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寒宵枯坐类逃虚”,描述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坐着,感到有些像逃避现实。 第二句:“忽梦春风二月初”,突然之间梦见了春天和初春的景色。 第三句:“几亩柔桑栗留语”,似乎在梦中听到了轻柔的桑树和栗子的声音。 第四句:“一池浅水活东书”,似乎在梦中看到了一片浅水,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文字。 第五句:“花从绝境非甘隐”,似乎在梦中看到了一种花
【注释】 弹指:比喻极短的时间;蹉跎:拖延,耽误。 池:池塘。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黄州知州时。诗的首联以“落叶”为喻,慨叹光阴易逝,时光飞逝;颔联写燕子归巢,鸿雁南去,都因季节变化,而有所迟留,诗人由此想到自己年华虚度,岁月流逝,不禁悲从中来。尾联写夜半醒来,看到阶前落叶堆积,触景生情,更加感叹时光荏苒,人生易老。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清幽,富有哲理性
清江苏武进人,字葆琛,号珍艺。 庄培因子。 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桃源同知。 旋辞官养亲,著书十六年。 治经能传伯父存与之学,以研求精密著称。 有《夏小正经传考释》、《尚书今古文考證》、《毛诗考證》、《五经小学述》等。 生卒年
秦蕙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字树峰,号味经,生于1702年,卒于1764年。 秦蕙田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官员,也是清朝时期的诗人。他出生于江南金匮(今无锡),自幼承家学,以经术笃行闻名。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后历任礼部侍郎、刑部侍郎等重要官职,并曾两充会试正考官,显示了他在科举及政治生涯中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