邃深,原名陆肯堂,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50,卒于公元1696
清代诗人陆肯堂,字邃深(一作邃升),一字澹成。陆肯堂是清朝的一位著名学者和诗人。他生于1650年,卒于1696年,在康熙二十四年中了状元。
陆肯堂不仅是一位科举出身的进士,也是一位博学的文人。他的学识渊博、根底深厚,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高度赞扬。陆肯堂历任翰林院修撰、日讲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等职,官至翰林院侍读。在学术上,陆肯堂著有《三礼辨真》《怀鸥舫诗存》等著作传世,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邃深,原名陆肯堂,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50,卒于公元1696
清代诗人陆肯堂,字邃深(一作邃升),一字澹成。陆肯堂是清朝的一位著名学者和诗人。他生于1650年,卒于1696年,在康熙二十四年中了状元。
陆肯堂不仅是一位科举出身的进士,也是一位博学的文人。他的学识渊博、根底深厚,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高度赞扬。陆肯堂历任翰林院修撰、日讲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等职,官至翰林院侍读。在学术上,陆肯堂著有《三礼辨真》《怀鸥舫诗存》等著作传世,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注释】 拂水岩:山名,在浙江绍兴。传说为黄帝炼丹处。岩水即瀑布的水。停响:声音停止。飞流洒半空:指水从高处泻下,溅起一片水花,洒落于半空中。霏微忽下上:指水花飘荡不定,忽上忽下。萦拂渐西东:指水花环绕着岩石,随着山势曲折向东、向西飘拂而去。晴昼看珠雨:晴天阳光照耀,像珍珠般的水花。清秋散玉虹:指清秋时节,如玉虹一样的水花飘洒在空中。传闻雁宕胜:传说这里的风景比雁宕山还要好。 【赏析】
清代诗人陆肯堂,字邃深(一作邃升),一字澹成。陆肯堂是清朝的一位著名学者和诗人。他生于1650年,卒于1696年,在康熙二十四年中了状元。 陆肯堂不仅是一位科举出身的进士,也是一位博学的文人。他的学识渊博、根底深厚,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高度赞扬。陆肯堂历任翰林院修撰、日讲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等职,官至翰林院侍读。在学术上,陆肯堂著有《三礼辨真》《怀鸥舫诗存》等著作传世,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陶在铭是清朝的一位诗人。 陶在铭(1840-1873年),字仲彝,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陶在铭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他曾中举人,并在同治庚午年间被任命为江西候补道。尽管他的官职并不显赫,但他的诗词创作却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元淳是清朝的诗人。他以其在官场的经历与对民生的关注,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清代诗人陶元淳: 1. 基本信息 - 字号生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科,因疾未能参加科举考试。二十七年,成为进士,并在廷对中提出针对西北和东南地区的赋税问题。 - 文学成就:有《南崖集》、《明吏传》和《广东志》等著作。 2. 诗歌特点 - 关注民生
郭仑焘是清代诗人,字叔和,别号志城。他出生于清咸丰年间的湘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文人。 郭仑焘作为清代的诗人,他的生平和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面貌,并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深深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