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陈授,字授衣,一字竹町,是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少年时便有文名,乾隆元年地方力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但因亲老辞避不就。后与弟陈皋客于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一时被推为名师。
人誉有汉魏风骨,每诗成必工楷书写,从不作行草。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代诗人陈授,字授衣,一字竹町,是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少年时便有文名,乾隆元年地方力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但因亲老辞避不就。后与弟陈皋客于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一时被推为名师。
人誉有汉魏风骨,每诗成必工楷书写,从不作行草。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句解读 - 泛棹入明湖,清晨风习习: 描述诗人乘船进入莫愁湖,迎接他的是清晨的微风。 - 微浪碧生鳞,远山青拱揖: 形容湖水微微泛起的波浪和岸边的青山相互映衬。 - 蒲声入耳秋,荷气侵衣湿: 描绘了秋风中的芦苇发出的声音以及荷叶上露水的气息。 - 燕乳尚双飞,鹭拳方独立: 描述了燕子和鹭鸶在湖上飞翔或栖息的场景。 - 胜境览周遭,佳辰时宴集: 表达了在美丽的莫愁湖周围欣赏景色和享受聚会的快乐
清代诗人陈授,字授衣,一字竹町,是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少年时便有文名,乾隆元年地方力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但因亲老辞避不就。后与弟陈皋客于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一时被推为名师。 人誉有汉魏风骨,每诗成必工楷书写,从不作行草。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陈震曜是清朝的诗人。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字号与籍贯:陈震曜,字峻生,又字静斋,福建晋江人,其字号反映了他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 - 个人经历:陈震曜少时聪敏,博览群书,与郡城士子张青峰、陈廷瑜等人一同在府城宁南坊吕祖庙建立了“引心文社”,该组织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和学术交流,一时声名远播。 2. 艺术成就 - 诗文书画:陈震曜擅长诗文及书画,尤其以画芦雁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