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魁是清代诗人,生活在乾隆年间(1736~1795)。
陈志魁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赋得倚树听流泉》中的“地僻人声静,山泉绕树流。依林身染翠,俯涧耳盈秋。”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能力。他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富有哲理,而且在形式上也展现了高度的艺术美感。
陈志魁是清代诗人,生活在乾隆年间(1736~1795)。
陈志魁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赋得倚树听流泉》中的“地僻人声静,山泉绕树流。依林身染翠,俯涧耳盈秋。”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能力。他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富有哲理,而且在形式上也展现了高度的艺术美感。
【解析】 “赋得倚树听流泉”:这是作者在隐居处所,倚树而听山泉的声音。“地僻人声静,山泉绕树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里地处偏僻,人声稀少,所以十分安静;山泉水绕过树木,潺潺流淌。“依林身染翠,俯涧耳盈秋。”“律吕因波激,宫商触石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依傍着树林,身上沾满了翠色;俯下身子去听那清冽的山溪之声。水声和山涧里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秋天的声音;律吕(古乐)因为水波冲击而发出声响
陈中龙是清代诗人。 字汉麓,出生于安陆,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是乾隆时期的进士和庶吉士。他的文学生涯颇为丰富,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其中《竹坞诗集》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这本诗集之中,陈中龙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郭劝是清代诗人。 字以歌,生于明诸生的家庭背景中。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在《舟过昭山》这首诗中,郭劝用五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感慨。诗中的“古刹犹如故”与“轻舟拭目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