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矩(1851-1939)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字衡山,贵州贵筑县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其兄陈灿、陈田亦为清末名士,这为他后来的文学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陈矩早年虽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但在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以监生考取实录馆誊录后,得以进入仕途。他的一生在政治与文学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尤其在四川任职20多年期间,因“善政异绩,美不胜书”而闻名川西。以下将详细介绍陈矩的生平:
- 早年经历
- 科举不遂与官场初探:陈矩早年未能通过科举考试,两次尝试均未成功。尽管如此,他在清光绪十四年考取实录馆誊录,之后随军入仕,成为黎庶昌的重要随员,参与出使日本和整理文书工作。
- 四川官员生涯:在四川,他历任天全等县知县及成都知府,以其清廉慈惠著称于民。辛亥革命后,他代理犍为县征收局长等职,并在贵阳担任国学讲习所长、贵州图书馆长等职务。
-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陈矩在四川作官期间,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尤其是《即事》一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 艺术收藏:在天全任职期间,他搜得奇石无数,编有《天全石谱》和《天全石录》,体现了他在艺术收藏方面的深厚兴趣。
- 教育贡献:陈矩在贵州图书馆长和贵州通志局编纂等职位上,对文化教育的贡献不可忽视,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传承。
- 人物评价
- 知识渊博:陈矩不仅在官场上表现出色,而且知识渊博,兴趣爱好广泛,在天全任职时甚至能编排成谱。
- 善政业绩:他的“善政异绩,美不胜书”,特别是在川西地区的政绩被广泛传颂。
- 文化贡献:陈矩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他的《即事》等作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陈矩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人生轨迹和政治生涯都值得人们深入探讨。他的诗歌作品如《即事》等,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