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之,原名高其位,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47,卒于公元1727
清汉军镶黄旗人,本镶白旗人,雍正时改隶。
字宜之,一字韫园。
高天爵长子。
初由笔帖式管佐领。
三藩乱时,从军驻襄阳,守南漳,拒叛将。
后从福全讨噶尔丹,破驼阵,擢襄阳总兵。
雍正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卒谥文恪。
生卒年:1647-1727
宜之,原名高其位,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47,卒于公元1727
清汉军镶黄旗人,本镶白旗人,雍正时改隶。
字宜之,一字韫园。
高天爵长子。
初由笔帖式管佐领。
三藩乱时,从军驻襄阳,守南漳,拒叛将。
后从福全讨噶尔丹,破驼阵,擢襄阳总兵。
雍正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卒谥文恪。
生卒年:1647-1727
自荆诣襄途次杂咏 【注释】荆:荆州;襄:襄阳。自荆州赴襄阳途中的即兴之作。随缘:随意而行、顺其自然。翛(xiāo)闲:超脱闲适的样子,这里指洒脱不羁。端:本。不羡封侯:不羡慕做官。封侯:古代称功封爵。 雪泥鸿爪天涯路,几许闲情伴白鸥。 【注释】雪泥:积雪上的泥土,比喻时间。鸿爪:大雁留下的脚印。天涯路:遥远的道路。几许:多少、多少些。闲情:悠闲的心情。白鸥:白色羽毛的鸥鸟。 赏析:
霜林遥望灿瑶华,红树依稀景倍加。 双竹肩人添逸兴,淡烟疏雨付诗家。 注释:霜树林中远望,那如宝石般晶莹的树林在阳光照耀下更显得灿烂夺目。红树依稀可见,景色更加幽美。这美景激发起诗人的创作灵感,增添了他的逸兴。淡烟和疏雨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素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首句写远望霜林的景象,次句写红树的美景,第三句写自己因景生情而产生创作的灵感,第四句写以淡烟和疏雨为诗歌创作提供素材
清汉军镶黄旗人,本镶白旗人,雍正时改隶。 字宜之,一字韫园。 高天爵长子。 初由笔帖式管佐领。 三藩乱时,从军驻襄阳,守南漳,拒叛将。 后从福全讨噶尔丹,破驼阵,擢襄阳总兵。 雍正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卒谥文恪。 生卒年
陆懿淑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她以绣馀吟草为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文人。以下是关于陆懿淑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陆懿淑字慎仪,是陆汝猷的长女。她生活在清代,一个充满文化繁荣与艺术创新的时代。陆懿淑的生平和成就,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独特。 2. 文学贡献:陆懿淑的作品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她的诗作中,既有描写自然美景的《迎鸿》、《采桑》等清新脱俗之作
高炳麟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晚清时期的诗人。他是清朝仁和人,字昭伯,诸生,以诗作《禹陵诗》而闻名。 高炳麟的《禹陵诗》是一首描绘会稽山大禹陵墓的诗作。该诗通过对会稽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高炳麟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中。 关于清代诗人高炳麟的介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创作的《禹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