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荆诣襄途次杂咏

霜林遥望灿瑶华,红树依稀景倍加。
双竹肩人添逸兴,淡烟疏雨付诗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荆诣襄途次杂咏》是清代诗人高其位创作的一首诗歌,全诗共两首,每首都充满了作者对旅途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下是对这两首诗的详细介绍:

  1. 霜林遥望灿瑶华:此句描绘了一幅霜林远眺的壮丽画面,“霜林”暗示了寒冷的季节,而“遥望”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与欣赏。
  2. 红树依稀景倍加:通过“红树”的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树木的色彩在霜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3. 双竹肩人添逸兴:这句诗通过双竹这一意象,象征着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同时也暗示出旅途中的惬意与自由。
  4. 淡烟疏雨付诗家:这里用“淡烟疏雨”来营造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让诗人的心境与这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进一步增添了诗作的意境之美。
  5. 随缘十日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随遇而安态度的认同,十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诗人并没有感到厌倦或不安,反而享受着这种自在的生活。
  6. 翛闲端不羡封侯:这句话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观,他并不羡慕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

《自荆诣襄途次杂咏》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感受到清代诗人高其位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