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庚身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星叔,又字吉珊。
许庚身生活在清代中期,他的生平经历了清朝的兴衰与更迭。咸丰初年(1851年),他以举人身份考取内阁中书,之后在同治元年(1862年)成进士。光绪年间(1875-1908年)官至兵部尚书,直军机三十年,应对敏练,显示了他政治上的才干与智慧。
许庚身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星叔,又字吉珊。
许庚身生活在清代中期,他的生平经历了清朝的兴衰与更迭。咸丰初年(1851年),他以举人身份考取内阁中书,之后在同治元年(1862年)成进士。光绪年间(1875-1908年)官至兵部尚书,直军机三十年,应对敏练,显示了他政治上的才干与智慧。
【译文】 你的名字在鸡林传扬,你的忠信跨越波涛,不似那些空谈理论的人,能开辟绝域; 你储备的钱财如同泉水一样,你在艰难时刻大展宏图,怎能说尽于中年。 【注释】 1. 语通象寄:语出《周易》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意指言语和行动可以传达思想。象寄则是指通过形象来表达。这里用来形容曾纪泽能够将他的思想和行为通过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使得他的名字在鸡林传扬。 2. 经武楼船
注释 书室联:指书房内的对联。 余闲:闲暇之余。 学帖:学习书法。 即:就。 逢:遇到。 佳客:良朋好友。 谈天:谈论天文、地理等学问。 赏析 “但有余闲惟学帖;即逢佳客莫谈天。”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格言,意思是说在闲暇之余应该去学习书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艺;而在遇到良朋好友时,不要谈论一些深奥的学问,因为那样可能会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这句诗强调了学习和交往的重要性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三年膏雨颂声驰 - 这句描述的是持续三年(或更长时间)的雨水滋润大地,使得颂声四起。这里的“颂声”可能指的是对某位官员或其政绩的赞誉之声,而“膏雨”则形容这些赞誉如同春雨一样滋养着大地。 2. 敬展先臣述德诗 - “敬展”意味着恭敬地展示,“先臣”是对已故官员的尊称,“述德诗”则是对这些已故官员美德的赞美诗歌。 3. 故里尚留何武爱 - “故里”指的是故乡
三年膏雨颂声驰,敬展先臣述德诗。 故里尚留何武爱,前徽兼触阮咸思。 渊源累世龙门远,清白相传燕翼贻。 东鲁好修循吏传,绍承阀阅佐明时
许庚身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星叔,又字吉珊。 许庚身生活在清代中期,他的生平经历了清朝的兴衰与更迭。咸丰初年(1851年),他以举人身份考取内阁中书,之后在同治元年(1862年)成进士。光绪年间(1875-1908年)官至兵部尚书,直军机三十年,应对敏练,显示了他政治上的才干与智慧
许宜媖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体现了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下面将详细介绍许宜媖: 1. 生平简介:许宜媖,字兰卿,号梅村,是清朝著名的诗人、词人。尽管关于她的生平资料不多,但已知她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约1736年至1795年)。 2. 代表诗词作品:许宜媖的代表作品包括《柳梢青·寄外》等。该作品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梨花如雪、桃花如雨为比喻,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感伤以及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章鋆是清代的诗人。他生于1820年,卒于1875年,字酡芝,号采南,是浙江省宁波府城西北厢人。章鋆的生平和成就主要集中在他的文学创作上,他不仅是一位进士,还留下了许多诗歌作品。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介绍章鋆的相关情况: 1. 早年求学经历 - 章鋆自幼颖异好学,显示出其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 - 在咸丰二年(1852年)的科举考试中,他考中一甲第一名进士,成为状元
许庚身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星叔,又字吉珊。 许庚身生活在清代中期,他的生平经历了清朝的兴衰与更迭。咸丰初年(1851年),他以举人身份考取内阁中书,之后在同治元年(1862年)成进士。光绪年间(1875-1908年)官至兵部尚书,直军机三十年,应对敏练,显示了他政治上的才干与智慧
许国焕是一位清朝时期的诗人。下面将从许国焕的生平背景、艺术成就、历史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1. 生平背景 - 出生地与家庭:许国焕,字天章,湖北武冈人,是晚清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据记载,他的家族背景可能并不显赫,但他本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拔贡。 - 游历经历:许国焕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还热爱游历山川,其足迹遍及湖南的多个地方,包括韶山等风景名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途径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