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章,原名董文,清代诗人
董文涣(1833—1877),字尧章,号研秋、研樵,是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诗律学家。他出生于平阳府洪洞县杜戍村(今临汾市洪洞县),是一位在文学上有显著成就的诗人。
董文涣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波折。他不仅在官场上经历了不少磨难,还在诗歌创作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生平事迹和作品都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文涣的诗歌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其中,《书感》是他较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简单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诗中“机杼声中络纬鸣,未亡人已久忘情”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此外,董文涣的《饮酒 其五》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怀。
董文涣还著有《岘嶕山房集》,集中收录了他的许多诗作。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艺术上的精湛造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关注。例如,《盆松篇》和《鼷鼠篇》等作品,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又充满了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充分体现了董文涣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
董文涣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人物。他的作品和生平事迹都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学习,以汲取其智慧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