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杼声中络纬鸣,未亡人已久忘情。
玉楼赴召今何在,不问三生问再生。
这首诗的译文是:
织布机的声音中,纺织机的梭子来回穿梭;
未亡人的心早已不再牵挂那些情意绵绵。
如今玉楼中,我正奔赴赴召的召唤;
却不再追问三生石畔的誓言,只求再生的奇迹。
注释:
- 机杼声中络纬鸣:织布机的声音中,纺织机的梭子来回穿梭。机杼,指织布机。络纬,一种昆虫,其鸣叫声在织布机的声中回荡。
- 未亡人已久忘情:未亡人,指未亡去的人,这里泛指妻子或情人。已久忘情,意为已经忘却了曾经的感情。
- 玉楼赴召今何在:玉楼,代指高官显贵的住所。赴召,指应召、被派遣。今何在,意为现在在哪里。
- 不问三生问再生:三生,指前世、今生和来世。问再生,意为询问是否有来生。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诗人以织布机的声音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然而,在这宁静的画面中,诗人的情感却显得复杂而微妙。他既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又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迷茫和不安。这种情感的矛盾和纠结正是这首诗的主题所在。
诗人通过描述织布机的声音,引出了对往事的回忆。织布机的声音仿佛是时间的载体,将过去的时光一幕幕展现在眼前。然而,这些美好的时光却已经成为过去,成为了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因此,他不禁感叹:“已久忘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的爱情或友情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感慨。
诗人转向现实生活,提出了“玉楼赴召今何在”的问题。玉楼,通常用来形容官员们的府邸或居所,也常常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赴召,意味着前往皇宫或官府接受命令或任务。然而,诗人却无法找到自己的身影,这不禁让他感到困惑和失落。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迷茫。
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期待。他并不再追问过去的缘分是否还存留,而是更加关注未来的可能性。他认为,即使没有来生,也有再生的机会。这里的“再生”,可以理解为重新开始、重新获得新生的机会。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述织布机的声音,引出了对往事的回忆和思念;通过提出现实生活的问题,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迷茫;通过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期待,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