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枝条弱,秋来雨露匀。
可怜曾折处,应有未归人。
莺语久岑寂,蝉声自苦辛。
谁家羌笛里,犹怨玉关春。
诗句释义
1 风里枝条弱:描述秋风吹过柳枝,使它们显得柔弱。
- 秋来雨露匀:暗示秋季的雨水滋润了植物,使得柳树看起来更加柔美和匀称。
- 可怜曾折处:表示曾经有人折断或破坏了这些柳枝的地方,让人感到惋惜。
- 应有未归人:暗示那些未能归来的人,可能是由于战争或某种原因未能回来的人。
- 莺语久岑寂:描述鸟儿长时间不鸣叫,寂静无声。
- 蝉声自苦辛:形容蝉在炎热的夏天中鸣叫,声音非常辛苦。
- 谁家羌笛里:羌笛的声音在哪家的家中响起?
- 犹怨玉关春:羌笛声中还带有对春天的思念之情。
译文
秋风拂动着柔弱的柳条,秋天来临后雨水滋润了万物。
令人遗憾的是,曾经有人折断过这些柳条,可能是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未能归来。
鸟儿长时间没有歌唱,周围一片寂静无声。
蝉在炎热的夏天中发出痛苦的叫声。
是谁家的羌笛,在哪个家里吹响?
仍然怀念着春天。
赏析
这首诗以柳树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伤。诗中的柳条被风雨所摧残,象征着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对比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象,诗人传达出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失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同时,诗歌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远方未归之人的牵挂,反映了古代边塞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