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谐是清代诗人。
杨汝谐(1702-1756),字端揆,号柳汀,又号退谷,江苏华亭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细微处的观察,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又有婉约细腻,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杨汝谐是清代诗人。
杨汝谐(1702-1756),字端揆,号柳汀,又号退谷,江苏华亭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细微处的观察,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又有婉约细腻,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注释】 龙井: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 廿年:二十年。 风篁岭:在今浙江杭州西天竺之东,为钱塘江与西湖之间的一座山。 兹游:此游。 短筇(qióng):竹杖。筇,用竹子做的手杖。 碧厓(yí)顶:山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北。 水帘:瀑布的水气飘洒在空中如帘。 苔衣藓发:苔藓的衣裳,长满苔藓。 奔腾:急流冲刷。 辨才:即辩才,唐高僧玄奘弟子。《宋史·释道原传》载:“辩才尝梦一金人语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指出此诗的主要内容,然后逐句分析,最后指出其作用与效果。答题时注意分析该诗句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特点。 “红修倏禊和卢运使”,这是第一句。红修饰禊,和卢运使,这是交代人物和时间。从全诗看,诗人是在清明时节来到浣花溪畔的,是来参加禊事的。“红”即指红色的春衣,“修”是修饰的意思
【注释】 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峦。才及半:只到一半。蝙蝠洞:在江西庐山,因有蝙蝠栖息而得名。 湛寂(zhen ji):清静。崔嵬(nv):高峻。 云归岫(xiù):云彩回到山峰上。纷纷蝙蝠来:形容蝙蝠飞集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写游山的感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人,尾联写事,以景入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 “层峦才及半”,写游山时所见之景。诗人登上了一座山峰,只见山峰只是到了一半
红修倏禊和卢运使 诗中描绘春日景致与人文情怀 1. 诗句释义 - 璅阁云房䆗窱通,名园蝴蝶自西东。 - 朅来上客题芳树,往听初莺坐软风。 - 细草铺茵回辇道,晴山暖翠落杯中。 2. 译文解析 - 璅阁云房䆗窱通:形容建筑华丽且布局精巧,给人以美的享受。 - 名园蝴蝶自西东:春天的蝴蝶在花园中自由飞舞。 - 朅来上客题芳树:尊贵的客人在美丽的树上题字留念。 - 往听初莺坐软风:聆听初鸣的黄莺
注释: 1. 红修倏禊和卢运使: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2. 碧甃朱栏夹镜明:碧甃指的是绿色的砖墙,朱栏则是红色的栏杆。这里形容春日里的景色色彩斑斓,绿砖红栏相间,映照着清澈的水面。 3. 巷中春脚卖花声:巷子里传来了卖花的声音,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热闹景象。 4. 香惊小马人扶醉:花香四溢,使得小马都感到惊讶,人们也因为花香而醉意朦胧。 5
红修倏禊和卢运使 曲尘遥趁木兰舟,叠鼓鸣笳坐两头。 胜事百年流曲水,春心三月满扬州。 烟花南部凭料理,冠盖西园好唱酬。 自是老臣多燕喜,清晖何限足句留。 注释: - 红修倏禊: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红”,此处指春天的红色,与“倏”字结合,意为短暂的春天。 - 叠鼓鸣笳坐两头:形容宴会上鼓声和笳声不断,人们在两端轮流演奏。 - 胜事百年流曲水
杨汝谐是清代诗人。 杨汝谐(1702-1756),字端揆,号柳汀,又号退谷,江苏华亭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细微处的观察,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又有婉约细腻,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涂大辂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字玉华,号铁船,生于云南石屏。他生活在清朝时期,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文人。关于涂大辂的介绍如下: 1. 生平背景:涂大辂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其曾祖父是明朝的太仆少卿,家族背景使他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他的一生虽然经历坎坷,但仍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 2. 文学成就:涂大辂的文学作品数量不多,但每篇作品都体现了他的文学才能和对诗歌的深刻理解
杨汝谐是清代诗人。 杨汝谐(1702-1756),字端揆,号柳汀,又号退谷,江苏华亭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细微处的观察,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又有婉约细腻,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冯锡镛是清代的诗人。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对冯锡镛的介绍: 1. 生平与成就:冯锡镛,字鸣虞,号侣笙,广东南海(今广州)人。他是一位道光己丑进士,曾任黄岩知县。冯锡镛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创作的《倚松阁诗钞》中,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 2. 艺术特征:冯锡镛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七言律诗如《登八镜台》,也有婉约的古诗如《对月作》。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志向,也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