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棨,字振武,号湘舲,是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和官员。
钱棨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云南昆明太和街,其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幼便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是诗歌与书法。由于家境困难,他常以捡取别人焚烧的字纸阅读作为学习材料。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使他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钱棨,字振武,号湘舲,是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和官员。
钱棨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云南昆明太和街,其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幼便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是诗歌与书法。由于家境困难,他常以捡取别人焚烧的字纸阅读作为学习材料。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使他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铁笛歌 - 一首描绘古代乐器铁笛的诗歌。 2. 会稽诗老侪虞揭 - 会稽地区有许多擅长写诗的人,他们中最著名的是虞世南和陈子昂。 3. 乐府歌成声激烈 - 乐府歌曲的音乐风格激昂有力。 4. 卷衣甲帐月华凉 - 在盔甲与帐篷之间,月光洒下带来清凉感。 5. 照彻寒筒寸迸裂 - 月光穿透寒气,让竹简上的裂纹清晰可见。 6. 传闻缑氏冶师名 - 据说有位名叫缑氏的冶炼专家。
淮南秋兴 天末凉风啸九秋,桂香吹落小山头。 淮南有客闻吟树,江北何人独倚楼。 樽酒漫招六从事,剑光欲动五诸侯。 却思牛渚虚高会,画舫银镫梦旧游。 注释: 1. 天末凉风啸九秋:天边传来了凉爽的秋风,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 2. 桂香吹落小山头:桂花的香气飘散开来,轻轻吹落在小山的顶部。 3. 淮南有客闻吟树:在淮南这个地方,有一个客人听到有人在树上吟唱。 4. 江北何人独倚楼:在江北的地方
【注释】 1. 淮南秋兴:指作者游览了淮南一带,看到那里的秋季景色。 2. 幂䍥(mǐ jué):覆盖着树叶。 3. 豁双眸:使眼睛明亮。 4. 枚乘笔:枚乘的《七发》,文中有“江涛”等句。 5. 张翰舟:张翰辞官归隐,见《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6. 桐叶雨疏人静夜:桐叶落而无人声,是深夜时分。 7. 荻花风起雁来秋:风吹过荻花,引起大雁南飞,秋天来临。 8. 博望:指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 9.
【注释】 1. 诒:赠与;贻,赠送。 2. 铜坑路:指雪后的道路。 3. 旧崦西:山的西南面。崦,山曲;古时用“崦”表示山名。 4. 醉眼倦开香似海:形容梅花盛开如海,使人陶醉。 5. 玉成蹊:指春天刚刚来临,万物复苏。 6. 檀栾:指树皮呈浅黄色。 7. 烟霭低:形容雾气弥漫在山谷间。 8. 江乡宛转梦凄迷:指梦中回到故乡,但故乡却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晋斋画梅册子的题词
以下是对《题蕖仙将军画卷》的逐句释义: 1. 芙蓉城主旧时情:描绘了画中人物与芙蓉城的关系,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 2. 石室桃花梦未成:暗示画中的主人公未能实现某个愿望或梦想,可能是指爱情或是其他更深层次的愿望。 3. 仙佛至今真不灭:表明无论时间如何变迁,神仙和佛祖的存在是永恒的,强调了超自然力量的不朽。 4. 英雄从古愧徒生:表达即使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不免感到羞愧
钱棨,字振武,号湘舲,是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和官员。 钱棨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云南昆明太和街,其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幼便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是诗歌与书法。由于家境困难,他常以捡取别人焚烧的字纸阅读作为学习材料。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使他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赖世英,曾协办团练助官军平戴潮春案有功,清廷诰授奉政大夫,赏戴五品蓝翎。 赖世英即其嫡嗣。 同治十年(1871)取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廪生。 八年(1882)补任嘉安总局佐官。 十年(1884)法军犯台,防禦有功,钦授中宪大夫、五品顶戴蓝翎。 十九年(1893)列举贡生,同年又科中书训导。 乙未(1895)割台,遂闭门不问世事。 唯其在地方有名望,且饶富资财,赈捐寄与,不可胜数
储雄文,清代诗人,字汜云,江苏宜兴人。他是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与兄储在文均为其师储欣的弟子。 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的感悟。例如,《访朝阳道院》便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与人生态度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述竹径、松花以及道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储雄文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处之
钱棨,字振武,号湘舲,是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和官员。 钱棨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云南昆明太和街,其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幼便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是诗歌与书法。由于家境困难,他常以捡取别人焚烧的字纸阅读作为学习材料。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使他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赖绍尧,栎社为纪念成立二十年而编选的《栎社第一集》出版,共收入赖绍尧诗作四十六首。 其后,连横亦蒐集其遗作,共得六十六首,以《悔之诗钞》之名连载于《台湾诗荟》。 后又将《悔之诗钞》与林痴仙的《无闷词钞》合称「赖林二子诗词」,编入「雅堂丛刊诗稿」,但并未出版。 1987年台湾省文献会将「雅堂丛刊诗稿」影印出版,目前经龙文出版社据此重新整理影印,收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