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钱九韶,又名九同,字太和,号南淳,生于1731年,卒于1796年。他是清乾隆间贡生,工诗赋,尤以咏芦花诗得名,时称钱芦花。
钱九韶出身于河南郑州超化乡河西村人,是当时名闻中州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才华,不仅对诗歌艺术有深刻的理解,还积极参与到地方文化活动中。他晚年主桧阳书院讲席,培养了不少学子。
清代诗人钱九韶,又名九同,字太和,号南淳,生于1731年,卒于1796年。他是清乾隆间贡生,工诗赋,尤以咏芦花诗得名,时称钱芦花。
钱九韶出身于河南郑州超化乡河西村人,是当时名闻中州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才华,不仅对诗歌艺术有深刻的理解,还积极参与到地方文化活动中。他晚年主桧阳书院讲席,培养了不少学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诗歌,最后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等。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龙潭道中所见之景与所感之情。首联点明诗人所行之地为龙潭道上。颔联写山居之趣。颈联写山居之景。尾联写山居之思。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清代诗人钱九韶,又名九同,字太和,号南淳,生于1731年,卒于1796年。他是清乾隆间贡生,工诗赋,尤以咏芦花诗得名,时称钱芦花。 钱九韶出身于河南郑州超化乡河西村人,是当时名闻中州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才华,不仅对诗歌艺术有深刻的理解,还积极参与到地方文化活动中。他晚年主桧阳书院讲席,培养了不少学子
黎恂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雪楼,晚号拙叟。他生于贵州遵义,是清代的诗人兼诗文家,以创作古今诗闻名于世。以下是对黎恂的相关介绍: 1. 个人背景与文学成就 - 生平简介:黎恂出生于1785年,逝世于1863年,字雪楼,又字迪九,晚号拙叟。他的文学生涯始于其科举及第后,曾任浙江桐乡县知县。在咸丰年间还官至云南东川府巧家厅同知,展现了他在政治领域的才能。 - 文学成就:黎恂不仅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钱陈群是清代的诗人。 钱陈群(1686─1774年),字主敬,号香树、柘南居士。浙江嘉兴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加尚书衔。他不仅是清朝重要的大臣,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一生与乾隆帝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受乾隆帝的赏识和信任,曾为乾隆帝献诗,被乾隆帝称赞为“安分读书人”
钱惠尊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钱惠尊,字诜宜,出生于阳湖人。他与同县的贵溪知县陆继辂成婚后育有一子二女。钱惠尊在文学上的成就颇丰,其作品《平原君传书后》便是其代表之一。 钱惠尊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如《平原君传书后》便是一首充满意境的诗作,通过对平原君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公等碌碌皆因人,平原枉有三千宾”一句,通过对比
清代诗人钱九韶,又名九同,字太和,号南淳,生于1731年,卒于1796年。他是清乾隆间贡生,工诗赋,尤以咏芦花诗得名,时称钱芦花。 钱九韶出身于河南郑州超化乡河西村人,是当时名闻中州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才华,不仅对诗歌艺术有深刻的理解,还积极参与到地方文化活动中。他晚年主桧阳书院讲席,培养了不少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