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本,原名莽鹄立,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72,卒于公元1736
莽鹄立,字树本,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大臣和画家,他出身于蒙古世家大族,后改隶满洲镶黄旗。
莽鹄立的一生,既是清代政治风云变幻的见证,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莽鹄立的生平事迹的了解,人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清朝时期的政治生态和文化面貌,还能够从他的生活和作品中汲取到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资源。
树本,原名莽鹄立,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72,卒于公元1736
莽鹄立,字树本,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大臣和画家,他出身于蒙古世家大族,后改隶满洲镶黄旗。
莽鹄立的一生,既是清代政治风云变幻的见证,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莽鹄立的生平事迹的了解,人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清朝时期的政治生态和文化面貌,还能够从他的生活和作品中汲取到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资源。
【解析】 “白塔”二句:白塔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因山上有白塔而得名,唐时建有水闸。唐渠即唐渠,是引泾河水灌溉农田的水渠。这两句说:白塔山下的唐渠,水流东注,但总不能疏通。“苏公”,指唐代著名宰相苏味道。“疏凌”二句:苏味道任宰相时,曾主持修建过长乐宫、九成宫、九嵕山等工程。这里借指王公所修建的长堤。这两句说:王公学得了苏公的本领,筑起了一道长堤。“一道”二句:指王公修筑的长堤挡住了流水
这首诗是王司马为大清闸赋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巧夺天工一笕横:形容大清闸的建造技艺高超,宛如巧夺天工。一笕横,即大运河上的一座桥梁,横跨在河道上。 2. 高低喜听叱牛声:形容大运河两岸风景优美,高低错落,让人心情愉悦,愿意聆听水牛的叫声。 3. 亭台闸坝同唐汉:指大明湖与黄河之间的景观,既有亭台楼阁,又有闸坝等建筑物,它们与唐代和汉代的建筑风格相似。 4. 不愧标题号大清
莽鹄立,字树本,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大臣和画家,他出身于蒙古世家大族,后改隶满洲镶黄旗。 莽鹄立的一生,既是清代政治风云变幻的见证,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莽鹄立的生平事迹的了解,人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清朝时期的政治生态和文化面貌,还能够从他的生活和作品中汲取到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资源
"忠廉"并非指特定的清代诗人,而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一位举人,字鹤皋。以下是对"忠廉"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 - 忠廉,字鹤皋,满洲旗人。 - 他是嘉庆己卯年(1809年)的举人。 - 忠廉历任两淮盐运使等官职。 2. 文学成就: - 忠廉的诗词作品在《晚晴簃诗汇》中有所收录,展现了其文学才华。 - 他的代表诗作包括《一鞭得意趁春晴》等,这些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具有独特之处。 3.
恩锡是清代的满族诗人,字竹樵,室名包括承恩堂、嘉禾堂和曼陀罗花馆。以下是对恩锡的相关介绍: 1. 个人背景:恩锡出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光绪二年(1876年)仍健在。作为清代的诗人,他的生活和创作时间跨度较长,这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文学贡献:恩锡留下了许多诗作,其中包括《承恩堂诗集》十卷、《蕴兰吟馆诗余》三卷等多部诗集。这些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创作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