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山前水向东,唐渠疏凌总无功。
王公学得苏公法,一道长堤筑浪中。
【解析】
“白塔”二句:白塔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因山上有白塔而得名,唐时建有水闸。唐渠即唐渠,是引泾河水灌溉农田的水渠。这两句说:白塔山下的唐渠,水流东注,但总不能疏通。“苏公”,指唐代著名宰相苏味道。“疏凌”二句:苏味道任宰相时,曾主持修建过长乐宫、九成宫、九嵕山等工程。这里借指王公所修建的长堤。这两句说:王公学得了苏公的本领,筑起了一道长堤。“一道”二句:指王公修筑的长堤挡住了流水。这两句说:王公修筑长堤挡水,使水流受阻。“筑浪”即筑坝,这两句说:王公修筑长堤拦水,使水流受阻,形成了一道道波浪。
【答案】
诗句释义:“白塔”二句:白塔山,在今西安南郊。唐时建有水闸,引泾河水向东流。“疏凌”,指疏导渠道。“苏公”二句:苏味道任宰相时,曾主持修
建过长乐宫、九成宫等大型工程。“王公”,指白居易。他曾任左拾遗、左赞善大夫等职,后因直言得罪被贬为江州司马。“一道”,一作“长堤”。
译文:
白塔山前水向东流,唐渠疏凌总无功。
王公学得苏公法,一道长堤筑浪中。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水利工程的七言绝句。《新唐书·白居易传》载:“(白居易)自忠州刺史量移江州司马……常筑堤捍其水。”可见这首诗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之后所作。诗中的“白塔”“唐渠”,都是当时当地的重要水利工程。白塔山在今西安城南,是长安城西北的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座白塔,是唐代长安城的地标之一。唐渠即唐河故道,是一条古老而有名的人工河流,它北起今陕西省韩城县的龙门镇,南至渭南市的蒲城县。这条河原由黄河改道北流后在龙门折向南流的一段河道。唐渠在长安城北面,所以又称唐渠。白居易在诗中所说的“水向东”,就是指从白塔往东南方向流过的唐渠。“疏凌”二字,是指疏导渠道。“苏公”,指唐朝著名宰相苏味道,他曾主持修建过长乐宫、九成宫等大型工程。“王公”,指白居易。他曾任左拾遗、左赞善大夫等职,后因直言得罪被贬为江州司马。“一道”,一作“长堤”。
本诗以白塔山和唐渠作为描写对象,写王司马(王公)修筑一道防洪的长堤,使唐渠得以畅通无阻。这道长堤挡住了流水,形成了一道道波浪。诗中的“白塔”“唐渠”,都是当时当地的重要水利工程。白塔山在今西安城南,是长安城西北的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座白塔,是唐代长安城的地标之一。唐渠即唐河故道,是一条古老而有名的人工河流,它北起今陕西省韩城县的龙门镇,南至渭南市的蒲城县。这条河原由黄河改道北流后在龙门折向南流的一段河道。唐渠在长安城北面,所以又称唐渠。白居易在诗中所说的“水向东”,就是指从白塔往东南方向流过的唐渠。“疏凌”二字,是指疏导渠道。“苏公”,指唐朝著名宰相苏味道,他曾主持修建过长乐宫、九成宫等大型工程。“王公”,指白居易。他曾任左拾遗、左赞善大夫等职,后因直言得罪被贬为江州司马。“一道”,一作“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