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一轮荡漾,皎洁万里晴辉。
夜漏沉沉院宇,寂然默会圆机。
注释:
碧天一轮,指明亮的天空,碧是形容天空的颜色。
荡漾,波动的样子。
皎洁,洁白明亮。
万里晴辉,形容晴朗的天气。万里,形容距离远,广阔;晴,晴朗的天气。
夜漏,指计时器上的滴漏声。院宇,庭院,院子。
寂然,寂静的样子。会,理解、领会的意思。圆机,圆融的机缘。这里指理解、领会天地万物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九月十五日中秋夜,与弟弟苏辙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作的。诗中描写了月下赏景的情景,并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理解和体悟。
首联“碧天一轮荡漾,皎洁万里晴辉”,描绘了夜空中的月亮,它明亮清澈,照耀着万里大地,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一句通过“碧天一轮”和“皎洁万里”两个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夜晚明月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颔联“夜漏沉沉院宇,寂然默会圆机”则转入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在这里,“夜漏沉沉”形容时间已经很晚了,但诗人仍然沉浸在对自然的观察中;而“寂然默会”则表示诗人在这种静谧的环境中,能够深入地思考和领悟到自然界的奥秘。这里的“圆机”指的是事物运行变化的规律和道理,诗人通过对月亮的观察,领悟到了这些自然界的道理,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他对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