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满洲镶黄旗人,完颜氏,字见亭。
十余岁即能诗。
嘉庆十四年进士,授中书。
道光间官江南河道总督十年,蓄清刷黄,筑坝建闸。
后以河决革职。
旋再起,官四品京堂。
生平涉历之事,各为记,记必有图,称《鸿雪因缘记》。
又有《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说》、《凝香室集》。
生卒年:1791-1846
清满洲镶黄旗人,完颜氏,字见亭。
十余岁即能诗。
嘉庆十四年进士,授中书。
道光间官江南河道总督十年,蓄清刷黄,筑坝建闸。
后以河决革职。
旋再起,官四品京堂。
生平涉历之事,各为记,记必有图,称《鸿雪因缘记》。
又有《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说》、《凝香室集》。
生卒年:1791-1846
这首诗是一副对联,上下联字数相同,都是8个字。以下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1. 上联:“洪水想当年,幸怪锁洪湖。” - “洪水”指的是历史上的大洪水,通常指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洪水灾害。 - “想当年”表示回溯过去,想象当年的情景。 - “幸怪”在这里可能是一个错别字,应该是“庆幸”,意为感到幸运和庆幸。 - “锁洪湖”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为了防范洪水而修建的堤坝
【注】: 1. 禹王庙联:指乾隆年间诗人袁枚在《续修江宁府志》中的一副对联“与水不争能,力尽八年惟注海;升堂思肯构,目穷千里更登台。”。 2. 与水不争能:意指禹王治水时,不与水争能,而是顺应自然规律。 3. 力尽八年惟注海:意为经过八年的努力,最终将大河引向大海。 4. 升堂思肯构:意为登上高楼思考如何建造。 5. 目穷千里更登台:意为目光所至之处,可以看见千里之外的景色,更上层楼登高望远。
【注释】 巫支:神话中水神名。祈:求。井底深潜:指水深,暗喻其位卑,但有深厚之意。澜恬洪泽:波澜宁静,泽被四方。阿罗汉:佛教名词,指已经证悟的人。波间重出:指水波荡漾,源远流长。福佑清淮:给淮河流域带来福祉。 【赏析】 《淮渎庙联》一诗,是作者在参观古庙时所作。此庙为江淮一带著名庙宇之一,供奉的是淮河之神。诗人观瞻此庙,便提笔撰联以赞之。上联“巫支祈井底深潜,澜恬洪泽”,下联“阿罗汉波间重出
【注释】 三贤祠:三国时魏的三贤指的是曹真、司马懿、蒋济。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意思是放眼望去,尽是苍莽无际的原野,高高的台阁与古老的城池都同样地历经万古沧桑,依然屹立不倒。 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意思是只有两间屋子容纳了他们的啸傲之志,而那清朗的月光下却有三人的身影映入眼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之情。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这一句
【注释】 榷树湖神庙联:指位于四川宜宾的榷(què)树湖,因湖中长满柳树而得名。南宋淳熙九年(1182),四川安抚使吴挺在湖畔建“柳亭”以祀张飞,后改为榷树庙,明、清两代多次重修,为川南名胜。此联即写于此时。 示梦记江头,曾许我一帆风顺:意为曾经有梦想要乘着船到江边来,希望一帆风顺。 安澜遍河上,愿长此大树春荣:意为希望大江水波平静,河水像大树一样茂盛生长。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对四公祠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四公”的崇敬之情。上片写祠堂之盛;下片写祠堂之神。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典雅,韵味无穷。 (1) “本来上界神仙,喜功德在民,辉联俎豆”,本句中“本来”是副词,表判断,意思是“本来是”“上界神仙”;“上界神仙”指仙人或神;“喜功德在民”的意思是“高兴的是功劳和功德都在百姓身上”;“辉联俎豆”的意思是“光辉地陈列着祭祀的器具”。
赠北极阁醉琴道上的诗意解读与赏析: 一、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久事元君泰岳巅,漫来此地奉金仙。 - “久事元君”:指长时间侍奉于元君(这里可能暗指某个有威望的人物或者神祇),“泰岳巅”:泰山之巅,象征着极高的地位或崇高的境界。 - “漫来此地奉金仙”:随意来到这里,是为了崇拜并追随一位高远的神祗或贤者。 2. 曲中山水参琴趣,壶里乾坤得醉禅。 - “曲中山水”:比喻音乐或自然美景
观百盈泉 潜流汇方窦,山后通灵泉。 消长应百刻,百盈名乃传。 往昔田山姜,漏勺留遗篇。 言越竹林下,险径随云穿。 徙倚坐泉上,俯视盘涡旋。 泉落石齿齿,石没泉涓涓。 循环有至理,潮汐合自然。 题名满石壁,藓蚀成云烟。 惜哉秘岩阿,利用难济川。 翻译: 1. 潜流汇方窦,山后通灵泉。——隐藏的泉水聚集在方形的石头下面,山后流淌着清泉。 2. 消长应百刻,百盈名乃传
【注释】 雪岩:指灵岩寺。 转:转入,进入。 灵岩境:指入山的景色。 阴生:阴暗中产生。十里松:指十里松林。 断山丛树补:断山上的树木被乱云遮盖。 古寺:指灵岩寺。 封:覆盖。 白挂亭前瀑:指瀑布在亭前如白布挂在上面。 青抽雨后峰:指山峰因雨水而青色。 幽深:指山林深处。 人迹:指人居住的地方。 溪午一声钟:指中午溪边传来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进入灵岩寺后的观感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迎薰阁外绿波肥,十里荷香人未归。 迎薰阁外:指西湖边的一个景点,名为迎薰阁,位于西湖的南岸。绿波肥:形容湖面波光粼粼,水面宽阔而清澈,仿佛是绿色的肥美之水。十里荷香:形容西湖周围种植了大量荷花,香气四溢,弥漫了整个区域。人未归:指那些赏荷或游玩的人尚未离开,可能因为天气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返回。 2. 若许梦中身化蝶,今宵应傍藉花飞。 若许梦中身化蝶
“上思”是清代诗人,字雨山,号雪悟,泰州人。 上思的诗作《登圌山绝顶》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圌山自然风光的宁静与美好,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诗中的意象如烟萝、梵座、幽涧树和夕阳船等,都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隐逸气息。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安详的图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上思作为清代的诗人,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性上具有较高的水平
清代诗人“然明”并非真实存在的诗人,而是对“汪汝谦”的误称。汪汝谦在文学界享有盛誉,被昵称为“汪然明”,字昭雯,是无锡人。他不仅以其才华横溢的诗作闻名,还与朱由检有过交往。 汪汝谦是明末徽州歙县(今属安徽黄山)丛睦坊人,自号松溪道人,又称湖山主人,寓居杭州。他的一生多姿多彩,既是徽商也是文人,其文学创作成就尤为突出。汪汝谦的《丛桂斋集》是其代表作。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涉及自然景观、友情
清满洲镶黄旗人,完颜氏,字见亭。 十余岁即能诗。 嘉庆十四年进士,授中书。 道光间官江南河道总督十年,蓄清刷黄,筑坝建闸。 后以河决革职。 旋再起,官四品京堂。 生平涉历之事,各为记,记必有图,称《鸿雪因缘记》。 又有《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河工器具图说》、《凝香室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