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汇方窦,山后通灵泉。
消长应百刻,百盈名乃传。
往昔田山姜,漏勺留遗篇。
言越竹林下,险径随云穿。
徙倚坐泉上,俯视盘涡旋。
泉落石齿齿,石没泉涓涓。
循环有至理,潮汐合自然。
题名满石壁,藓蚀成云烟。
惜哉秘岩阿,利用难济川。

观百盈泉

潜流汇方窦,山后通灵泉。
消长应百刻,百盈名乃传。
往昔田山姜,漏勺留遗篇。
言越竹林下,险径随云穿。
徙倚坐泉上,俯视盘涡旋。
泉落石齿齿,石没泉涓涓。
循环有至理,潮汐合自然。
题名满石壁,藓蚀成云烟。
惜哉秘岩阿,利用难济川。

翻译:

  1. 潜流汇方窦,山后通灵泉。——隐藏的泉水聚集在方形的石头下面,山后流淌着清泉。
  2. 消长应百刻,百盈名乃传。——水流的时间长短与一百次刻度相对应,因此“百盈”之名得以流传。
  3. 往昔田山姜,漏勺留遗篇。——过去,田地里的姜被放在一个漏勺里留下一些文章。
  4. 言越竹林下,险径随云穿。——说到越过竹林下方,险峻的小路随着云彩穿过。
  5. 徙倚坐泉上,俯视盘涡旋。——我独自坐在泉水旁,俯视水中的漩涡。
  6. 泉落石齿齿,石没泉涓涓。——泉水落在石头上,水声潺潺;当石头沉没时,泉水也变得细小。
  7. 循环有至理,潮汐合自然。——水的循环是自然规律,潮汐变化也是自然现象。
  8. 题名满石壁,藓蚀成云烟。——岩石上布满了题名,藓苔侵蚀使得这些字迹模糊如云烟。
  9. 惜哉秘岩阿,利用难济川。——可惜这座隐秘的岩石啊,很难被用来造福百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观百盈泉的美景和诗人对它的感慨。诗中以泉水的流动、声音和形状为线索,通过对泉水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同时,诗人通过题名石壁和藓蚀云烟等画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