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惟贤是宋代的一位诗人。
休宁(今属安徽)人,他在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通过特科进士考试,成为朝廷认可的文学才子。在科举成功后,他被授为涟水丞一职,并担任过淮东安抚大使司佥厅的要职。朱惟贤的仕途虽不算显赫,但在地方治理和文化贡献上,却有独到之处和影响。
朱惟贤是宋代的一位诗人。
休宁(今属安徽)人,他在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通过特科进士考试,成为朝廷认可的文学才子。在科举成功后,他被授为涟水丞一职,并担任过淮东安抚大使司佥厅的要职。朱惟贤的仕途虽不算显赫,但在地方治理和文化贡献上,却有独到之处和影响。
【注释】 层檐:层层屋檐。月印:月光映照在屋檐上,形成明暗不同的图案。高低影:指不同高度的屋檐投下的月亮影子。寒壑:冷而深邃的山谷。风号:风吹树发出的声响。远近声:远处和近处的风声。 【赏析】 此诗是写景抒情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月光映照在层层屋檐上形成的明暗图案,以及风吹过山涧谷地发出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安”字在宋代并不是诗人的名字,而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字,用于表达平安、安定之意。根据现有的信息和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两位与“安”字相关的重要人物:一是辛弃疾,另一位是李清照。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坦夫,号稼轩,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抗金名将。辛弃疾生于山东济南章丘(今属山东),因其诗词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宋开封人,字厚卿。 登进士第。 历荆湖北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兼提举常平等事。 时推行王安石新法,焘平心奉法,然列其弊端上奏。 累拜门下侍郎。 因疏救谏官常安民,又与章惇有隙,罢知郑州。 徽宗立,复知枢密院,寻出知河南。 崇宁元年,论其议弃湟州之罪,安置建昌军。 生卒年
宋河南人,字正则。 何继筠子。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监泉州兵,以功迁闲厩使。 上书陈为政害民者数十事,悉被容纳。 历知河南府、潭州。 淳化中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发诸州镇兵垦数百里稻田。 知沧、雄、澶州,累迁正任团练使、缘边安抚使。 习谙戎事,有方略,御契丹有功。 官终齐州团练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