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左海等。
中共宣传战线重要成员,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幹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人民日报》社长等职。
後因多次未能领会毛泽东政治部署之意而遭到训斥,并被撤销《人民日报》社实际职务,文革前夜因政治批判而自杀身亡。
著有《邓拓散文》、《邓拓文集》、《燕山夜话》、《邓拓诗词选》等。
生卒年:1912-1966
近現代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左海等。
中共宣传战线重要成员,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幹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人民日报》社长等职。
後因多次未能领会毛泽东政治部署之意而遭到训斥,并被撤销《人民日报》社实际职务,文革前夜因政治批判而自杀身亡。
著有《邓拓散文》、《邓拓文集》、《燕山夜话》、《邓拓诗词选》等。
生卒年:1912-1966
【其一 · 牡丹】 愧作洛阳富贵花,且留春色绘年华。 斟来一撮胭脂水,漫向西山写晚霞。 注释:这首诗以牡丹为题,赞美其艳丽的花朵。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象征着富贵和美丽。诗人用“愧作洛阳富贵花”表达了自己对牡丹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只能将春天的美好留在心中。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他希望牡丹能够永远绽放,就像晚霞一样绚丽多彩。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其中要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逐句翻译。 “访郑板桥故居”,意思是:我来到郑板桥的故居。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江苏扬州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令。板桥在扬州以诗书画著名,尤善画兰竹,为文人骚客所推崇。他一生爱竹,自称“板桥道人”。 “歌吹扬州惹怪名”
【解析】 (1)“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是诗题,交代了诗歌写作的对象。 (2)“笔走龙蛇二十年”,形容作者在报纸上挥笔如行云流水,已经度过了二十年。“龙蛇”指书法笔势矫健有力。 (3)“分明非梦亦非烟”,表明作者所写文章并非梦境,也并非烟雾飘渺,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4)“文章满纸书生累”,说明作者在报刊上所写的文章繁多,字里行间充满了学问和才情。“书生”即读书人,这里泛指文人墨客。
忆日卜 记得昨宵灯火红,战歌诗思倍匆匆。 枕戈斜倚蒭茅帐,假寐醒时月正中。 注释与赏析: 1. “记得昨宵灯火红” - 注释:昨夜的灯仍然亮着,红色的灯光映照着房间。 - 赏析:这句话通过“记得”和“昨宵”两个词表达了对过去某一时刻的记忆与怀念。红色通常与热情、喜庆相关联,因此这里可能暗示了某种特别的时刻或事件。 2. “战歌诗思倍匆匆” - 注释:战歌和诗思交织在一起,显得非常匆忙。 -
这首诗的原文是: 一跃龙门去不停,风波万里入沧溟。 久经浅底惊滩险,何惧深渊起巨霆? 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翻译: - 一跃龙门去不停:这里的“一跃龙门”比喻一个人或事物突然之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去不停”意味着这种成功是持续不断的。所以整句诗的意思是某人(或某物)突然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将继续下去,不受阻碍。 - 风波万里入沧溟:这里的“风波”可以理解为困难、挑战或者波折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作者对漓江美景的深厚感情和美好愿景的诗。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详细释义以及翻译: 1. 一见漓江不忍离,别来朝夕似相思。 - 注释: "一见漓江不忍离" 表示一看到漓江就感到依依不舍; - "别来朝夕似相思" 表示自从分别以来,每天朝夕都像在思念对方一样。 - 译文: 一眼看见漓江我就忍不住想要离开,离别以来的每一天仿佛都在想念你。 2. 青罗带绕千山梦,碧玉簪系万缕丝。 -
【诗句释义】 1. 当年风雨读书声, - 译文: 当年在艰难的环境中读书学习的声音。 2. 血火文章意不平, - 译文: 文章中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不满与抗议。 3. 生欲济人应碌碌, - 译文: 活着就应该尽力帮助别人。 4. 心为革命自明明, - 译文: 内心因为追求革命的理想而变得清晰明亮。 5. 艰辛化作他山石, - 译文:
这首诗的意境是赞扬东林党的正直和勇敢,表达对东林党人的崇高敬意。 首先看第一句:“力抗权奸志不移”,意思是在面对邪恶势力时,坚定地反抗,毫不动摇。这里的“权奸”指的是当时的宦官集团,他们把持朝政,专横跋扈。而“志不移”表示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这句话表达了东林党人在面对腐败统治时的坚决态度。 第二句:“东林一代好男儿!”这句话是对东林党的赞美,称他们是优秀的男性,有担当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过东林书院 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地间。 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译文: 我走过东林书院,这里继续着龟山书院的讲学活动。我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关心和忧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我心中。 不要以为我只是在纸上谈兵,空洞无物。当我把满腔热血洒向大地时,我的头颅也会留下血迹。 注释: 1. 东林书院: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境内,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书院之一。 2.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忆自滹沱河畔游,歉歉形影共春秋。 - 【注释】:这句诗回忆了作者在滹沱河畔的游历经历。 - 【译文】:回忆起自己在滹沱河畔游玩的日子和那身影相伴的岁月。 2. 平生足慰齐眉意,苦志学为孺子牛。 - 【注释】:表达了对过去生活满足和对未来学习的坚持。"齐眉意"可能是指夫妻恩爱或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 【译文】:一生足以让人感到安慰的是夫妻恩爱或兄弟间的深厚情感。 3.
南朝梁南阳新野人,字子慎,一字慎之。 庾信父。 八岁能赋诗。 初为晋安王萧纲(简文帝)常侍,奉命与刘孝威等抄撰众籍,号高斋学士。 累迁太子率更令,中庶子。 梁简文帝即位,为度支尚书。 侯景将宋子仙破会稽,获得肩吾欲杀之,命作诗以贷命,肩吾操笔即成,辞采甚美,子仙乃释为建昌令。 后间道奔江陵,投元帝,官江州刺史,旋卒。 善为文,为宫体诗代表作家之一。 又工书法,著有《书品》。 明人辑有《庾度支集》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世谦。 梁武帝次子。 武帝天监三年,封豫章王。 累迁南徐州刺史、侍中。 疑己为齐东昏侯之子,常怀异志。 普通六年,北魏军临彭城,武帝令综都督众军,镇于彭城。 综率数骑投魏。 梁军失帅,大溃。 魏以为太尉、丹阳王。 改名缵,一作赞,字德文。 魏孝庄帝即位,尚帝姊寿阳长公主。 出为齐州刺史。 大通二年,萧宝夤反于魏,综将赴之,为魏所杀。 一说梁将陈庆之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