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仲,原名郭时亮,宋代诗人
郭时亮,字明仲(《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五《晋祠题名》)。
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定州教授、颍州团练推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二)。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为河东路提举常平。
四年,权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事(同上书卷四九二)。
元符元年(一○九八),召为秘阁校理(同上书卷五○一)。
二年,权发遣河东转运副使(同上书卷五○五)。
生卒年:?-?
明仲,原名郭时亮,宋代诗人
郭时亮,字明仲(《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五《晋祠题名》)。
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定州教授、颍州团练推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二)。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为河东路提举常平。
四年,权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事(同上书卷四九二)。
元符元年(一○九八),召为秘阁校理(同上书卷五○一)。
二年,权发遣河东转运副使(同上书卷五○五)。
生卒年:?-?
不识何人为守株出自《次韵奉和杨圣咨题李长者旧居》,不识何人为守株的作者是:郭时亮。 不识何人为守株是宋代诗人郭时亮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识何人为守株的释义是: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不思进取。所以“不识何人为守株”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知道有谁还在死守着过时的方法或经验。 不识何人为守株是宋代诗人郭时亮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识何人为守株的拼音读音是:bù
因公寻访松生语出自《次韵奉和杨圣咨题李长者旧居》,因公寻访松生语的作者是:郭时亮。 因公寻访松生语是宋代诗人郭时亮的作品,风格是:诗。 因公寻访松生语的释义是:因公寻访松生语:因公事而寻找与松树有关的传说或故事。 因公寻访松生语是宋代诗人郭时亮的作品,风格是:诗。 因公寻访松生语的拼音读音是:yīn gōng xún fǎng sōng shēng yǔ。
此邦犹记旧居庐出自《次韵奉和杨圣咨题李长者旧居》,此邦犹记旧居庐的作者是:郭时亮。 此邦犹记旧居庐是宋代诗人郭时亮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邦犹记旧居庐的释义是:此邦犹记旧居庐:这里的人们仍然记得李长者曾经居住过的旧居。 此邦犹记旧居庐是宋代诗人郭时亮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邦犹记旧居庐的拼音读音是:cǐ bāng yóu jì jiù jū lú。
李氏当年著佛书出自《次韵奉和杨圣咨题李长者旧居》,李氏当年著佛书的作者是:郭时亮。 李氏当年著佛书是宋代诗人郭时亮的作品,风格是:诗。 李氏当年著佛书的释义是:李氏当年著佛书:指李长者(李通)在古代撰写佛教经典的事迹。 李氏当年著佛书是宋代诗人郭时亮的作品,风格是:诗。 李氏当年著佛书的拼音读音是:lǐ shì dāng nián zhù fú shū。
【注释】 次韵奉和:指别人作的诗,自己依其韵脚和声调再写一首。李长者:作者的朋友或熟人。旧居庐:故居或旧宅。松生语:松树生长的声音。守株:宋人传说有农夫见野兔撞在树桩上,就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死,结果一次也没等到。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赏析】 是酬答友人杨圣咨的诗。首联回忆了李长者的旧居情况。颔联追忆当年为李长者寻访松树生根之处的事,并感叹“守株”之愚。颈联自谦未能识得松树主人
郭时亮,字明仲(《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五《晋祠题名》)。 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定州教授、颍州团练推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二)。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为河东路提举常平。 四年,权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事(同上书卷四九二)。 元符元年(一○九八),召为秘阁校理(同上书卷五○一)。 二年,权发遣河东转运副使(同上书卷五○五)。 生卒年:?-
陈仁玉是宋代著名诗人,字德公,一字德翰,号碧栖。他出生于南宋时期,祖籍为仙居(今浙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和诗人。 陈仁玉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他对道教思想的兴趣和理解。他的《步虚歌》便是代表作之一,诗中充满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陈仁玉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涉猎植物学、方志学、文献学等多个领域,并留下了丰富的作品。他的诗集《游志篇》收录了他在游览名山大川时所写的游记
宋德顺军陇干人,字充道。 郭成子。 徽宗时充环庆路第五将部将,与西夏战有功,累迁中州刺史。 高宗建炎初,知原州,升本路兵马钤辖,知泾州、权主管鄜延路经略安抚。 时金、西夏二敌交侵,浩与对垒一年,敌不能犯。 知凤翔府,退保和尚原,金人至,浩与吴玠随方捍御,蜀以安全。 绍兴中屡破金军。 官至金、房、开、达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枢密院都统制。 卒谥恭毅。 生卒年